newxpapa wrote:
這次沒有人像測試照很可惜,
有點擔心發色偏黃...
我自己拍家人及小孩是完全沒有遇到發黃問題,若有機會拍到MD的話再補上。
無限重生 wrote:
這個我也很想知道人像的拍攝是怎麼呈現的~
希望風景照都有原始圖可以觀賞
人像照這兩天有拍到的話再補上囉!
ps.文內所有圖片的原始大圖都已更新完畢,歡迎檢視。
gianthal wrote:
只是連拍速度這麼慢,以後追小孩亂槍打鳥時,不知道好不好拍~
有追焦需求可以選A7或A6000比較合適唷~
Qpp wrote:
不過,TC/UB設定,這到底是甚麼功能啊?
簡單的說就是為每一格畫面賦予「時間碼」,方便日後再剪輯或挑選片段時快速找到該畫面。
joeexyz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到插刀終於改回金屬的了
上次看外國A7/A7R測試的照片剛好拍到接環插刀
你眼睛好利唷!你不說我都沒發現!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photoshare wrote:
有一個地方打錯字,在相片效果那段中,地方打成地峰。...(恕刪)
抱歉,錯字部分已經修正,謝謝提醒
。readme-hk wrote:
我想問有低通濾鏡影響大嗎? 正煩惱A7r還是A7s...(恕刪)
A7系列中只有A7R取消低通濾鏡。
仙水忍 wrote:
我看機身底部產地是泰國
不知道是我看錯還是真的是泰國製的?
你沒看錯,A7S、A7、A7R都是泰國製。
snk2kimo wrote:
那使用NEX系列的E鏡頭是否需要轉接環呢?
不用轉接環,A7系列都內建選項可以將影像裁切為APS-C格式。
Nighteen wrote:
我是olympus老...(恕刪)
Nighteen wrote:
請問這些圖是JPEG直出,還是RAW檔有在轉檔或後製??
還有吉姆林大提到"在ISO 1600以前三機的雜訊抑制能力都太強了,根本看不出差異"
以及"但A7S並沒有取消低通濾鏡,畫質上當然還是略遜A7R一籌,從各級感光度的比較上即能看出差異"
所以理論上沒有使用大於ISO1600的情況下
其實A7S根本不佔優勢!?
對了,提醒一下錯字修正
在感光度方面是如此沒錯,低ISO部分可以看出A7R最銳利,尤其是ISO 800以前,而Sony的策略就是如此,三台怎麼選應該都會有符合你需求的產品(...乖乖掏錢)
另外「高ISO」可用的數值高,光圈及快門的運用也可以更靈活,這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部分。
PS.本篇實拍照都是機身JPG直出,且有原圖可以下載檢視唷!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GR R.Yu wrote:
有時對這樣頻繁的開箱看的有點膩,
會不會該有些不一樣的開箱測試,
ISO的測試對我一般的消費者其實都相當多餘,
或許為了拖版面,也或許像SOP一樣要把該測試都測試完,
但是還是感謝01官方的測試文,只是想要有點旅遊記事的方式來開箱會比較有說服力,
相信它是一台好機器,只是這樣的特色跟之前一整年的相機測試文看來都是一樣無味就是.
可以的話我也想在拉斯維加斯開箱,大峽谷拍星空,北歐拍極光...但怎麼可能啊!
有那個時間跟金錢的話,我就不用幹編輯了



你想要的呈現的方式~我懂!但...現實就是無法妥協...

widther wrote:
樓主此次測試,似乎剔除了以往評測文慣有的"人像攝影",也就是少了美眉照。
如果能補上幾張人像特寫,讓讀者能與A7/R的照片比對,看看髮絲與毛細孔的清晰度差距,則對A7S的細節描繪能力便能心裡有底,以為購置之參考,這樣就更完美了。
清晰度其實不用考慮,A7R絕對是完勝,前提是要搭配55 f/1.8那顆蔡頭差距才明顯。
alex.tw wrote:
其實在 XAVC S 模式下也是能啟動「雙重影像錄製」的
但必須將錄製設定改成 30p/50M 或 24p/50M
換句話說,也就是當選在 60p/50M 或 120p/50M 時才不支援!
真的欸,原來帧率有影響,趕緊修正一下內文,謝謝老師的提醒!

PS.誤植部分也已修正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