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ts99 worte:
24x36mm大小的cmos有6200萬畫素已是物理極限,6100萬畫素在使用光圈過小(f/11)以下將會有更明顯的畫質迅速低減的現象,...(恕刪)
謝謝yeats99,
這下子,有更正確的方向可以思考了,
一般來說,拍風景最常見的焦距大概是15mm~35mm,用的光圈大概是5.6~11,而且以8.0最常使用,這樣的光圈剛好是鏡頭解析度最高的段落,所以實用上不容易遇到這個問題.
但是拍macro, 100mm最常用, 200mm(Minolta的)與50mm次之, 使用的光圈絕大多數在16以上,就會遇到這個問題.比較的拍攝的結果, a99ii這個問題很輕微幾乎不會注意到,但a7Riv看這個demo照片,倒是會讓人三思.
當然這裡有法蘭距的問題,似乎,法蘭距越大的問題越輕微.
sunring168 worte:
謝謝yeats99,...(恕刪)
24x36mm大小的cmos有6200萬畫素已是物理極限?
A7R4開APSC模式裁切所得照片是2600萬畫素,這個比佳能所謂"介紹影片流出"的新機M6 Mark2還少多了。APSC機型的M6 Mark2擁有3250萬畫素,而且佳能的APS-C面積又比一般索尼的APSC面積還要小,這密度有多高啊?
如果A7R4的"畫素已是物理極限",那麼M6 Mark2的畫素密度是甚麼極限?"超出極限"這麼多的相機要上市了耶。
越高畫素密度的感光元件在小光圈時、繞射現象就越明顯是必然的,但是否已達"物理極限"不是隨便拍兩張照片就能下定論的,那得有精準的儀器測量才能確定,也與鏡頭素質有關係。
對A7R4有興趣又有微距需求、常用特小光圈攝影的人,可以帶著鏡頭與閃燈小腳架去直營店試用,合不合用自己試試最準確,根本不用猜想或推論。
byrianshih byrianshih
1759分
190樓
2019-08-23 10:02
yeats99 wrote:
24x36mm大小的...(恕刪)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89723347735422&id=1011458778895232
以下摘錄自烏佛爺臉書貼文
“好奇的看了一下小惡魔 A7R4 中文評測,網站提供了原檔下載,所以你可以真的下載放至 100% 檢視。
首先,為什麼要放 100% 檢視?因為 A7R4 主打的 61MP CMOS 不就是為了要給你這麼做嗎?讓你看看在 61MP 下紀錄的細節是否有比其他畫素較低的機種多?
所以我就下載了兩張圖來看一看,讓後為大家導讀一下。
(中略)
第四張瀑布,在 FB 上的縮圖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利利的,但看原圖是不準焦的。沒有一處達到 critical focus。
鏡頭使用了 16-35GM,拍攝參數為 f18, ISO50, 1s 第五張為瀑布中央100%裁切,似準非準,要利不利的,這除了不準焦外,光圈開到 f18 造成畫質嚴重下降也有關係。
第六張為瀑布左上角裁切,一樣是不及格的畫質,相信是對焦不準與繞射的關係。…(略)…高畫素除了對鏡頭的要求高,對攝影者的自律要求也很高…(略)這麼高的畫素,會讓鏡頭的缺點完全藏不住,不用減光鏡,想要偷懶用小光圈加 ISO50 來長曝,結果就是鏡頭繞射所產生的缺陷全都明顯的被放大出來,這跟本就是教科書的例子!”
建議入手前必看的視頻
我也是看了這影片後,
更加確信自己的論點:
a7R4是針對攝影棚內,光照充足的商業攝影師推出。
其像素密度已高於大部分的APSC片幅機,
在感光面積這部份已失去底大一級壓死人的優勢,
在活動抓拍、運動題材需要拉高快門拉高ISO的情境
高感光度比較不利。
在大太陽下拍風景、微距拍昆蟲,
光圈需縮到11以下的情境又會有衍射畫質劣化的問題,
最理想的還是人像棚拍、商品拍攝、畫作翻拍之類
也許我們可以把A73/A7R3/A7R4,
分為標準畫素/高畫素/超高畫素,三個並行的產品線
如大馬老師所說:
A73的高感優勢,錄影與拍照俱佳。
A7R3高感略差,高畫素為拍照特化,錄影為輔。
依此邏輯,我說:
A7R4更近一步為拍照特化,
也限縮了最佳化的範疇,更偏向商業攝影。
如此一來便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
而是精準分析自己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