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軟入利易,由利回軟難...

S1835 真是不賴... 找顆 Metabones 試試看能不能把 AF 起死回生吧...

看起來 2470GM 可以直接放生,(平均表現不賴的)FE2470ZA 加減繼續用。C2470L 倒是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至於 1670ZA 不同焦段的表現也未免差太遠了... 中望遠後完全是另一支鏡頭。18105G 比想像中要不濟許多,只是上下起伏沒 1670ZA 那樣大(不過 18105G 的變形量很可觀到難以忽視的地步,這點很頭痛)。

Sigma 的 1750/2.8 也沒有 1835A 那樣驚世駭俗的表現,可惜了。

當然,銳利度只是鏡頭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不是全部。不過因為我有在暗光下拍團體照的需求,對於銳利度與中央周邊的影像差距就比較苛求一些。其實一般家庭生活使用的話 1670ZA 也真的是很夠用啦~~

byrianshih wrote: 
S30/1.4 
不愧是現今E環APS-C鏡的王者
以上皆lab測試 
參考參考
24ZA 雖然測起來沒有很好
以前還不是用得很高興...
A6000 DXOMARK 鏡頭排行榜

真的,Sigma真的太變態了,重點還便宜
不過原生鏡也不算差啦
S30 1.4C去年上市入手之後
也還是陸續入手原廠20mm~50mm定焦
除了銳度,其它性能還是原生鏡好
報告 B 大: Metabones 果然是轉接環的老手。AF-S 速度夠俐落,不能眼控但 AF-C 也很ok。S1835宣告復活!
感謝各位前輩的解說,等老婆大人說可以就可以入手了

附上一張 台北工具機展的照片 ( a6500+sel18200LE)

DSC00401 by f_qingmi, 於 Flickr
danieltflu wrote:
報告 B 大: Me...(恕刪)
請問D大~A6500+Metabones+18-35/1.8 art 的AF-C對焦速度如何?能否抓得住快速橫向運動的人物?

如果把 AF 的性能分為勉用(勉強可用)、堪用、可用、好用四級,經過轉接的鏡頭充其量+運氣好也只是在「可用」的階段,再怎麼樣也不能比上原廠鏡頭的對焦性能。

之前被 MC-11 + S1835A 的對焦能力(勉用)折騰到把性能標準降很低,覺得堪用到好用就想放鞭炮了... 其實一裝回原廠鏡頭就覺得自己幹嘛這樣折騰自己?不過誰叫原廠不出這類的鏡頭?

真有對焦上的需求,請使用原廠鏡。不要對轉接環有太多期待...

MC-11+S1835A 對我來說只是「勉用」(光線差)到「堪用」(光線好)的等級。Metabones+S1835A 可以進步到「可用」的程度(沒有 MC-11 最後那一下下確認對焦的時間差,而且 PDAF 的對焦點都有跑出來)。不過離(跟原廠鏡一樣)的「好用」還有一整段距離。真有對焦上的需求,請使用原廠鏡。不要對轉接環有太多期待...

我用 M5+S1750 也是覺得還蠻 OK 的,但一接回 24105L,就覺得自己幹嘛那樣自虐... 而我只是拍一般生活照而已,還不算是有動態需求。
danieltflu wrote:
如果把 AF 的性能...(恕刪)

感謝D大詳細又實際的使用心得!

byrianshih wrote:
今天的台北一日遊
A6500 FE55
這個焦段街拍不太好用...


B大,85/135mm 這焦段雖然是光學的頂端、人像鏡的翹楚,不過拿來敘事記錄可不容易呢!

不過 FE55 的色散好像也不小... 跟 2470GM 一樣的設計方向?

S1835A 的描繪力與主體背景的凸顯能力真的改寫了我對 APS-C 機種既有印象,難以割捨:



再次謝謝 B 大推薦好鏡。

(也回推 Metabones 給 B 大。轉接環還是不能省,貴的自然有它的道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