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人士想請問蔡司鏡頭的一些常識...

全幅的好也比不上底片

真正要體驗菜頭味

還是直接衝底片機比較快

負片與正片拍出來的菜頭味又差很多

135,120也有差

數位化的菜頭味變質了,就像leica一樣

M6 +八妹拍出來的東西 與M9+八妹拍的就是不一樣


但也不是說數位不好,端看使用者需要什麼,畫質還是便利性


Contax G2 +G45 完美組合
原本我也偏向底片的好 ~~~
無奈現時手工放大頭師傅幾已絕種
都要經過底掃再投顯影

我已經想開了,相片有放大張的需求
與其底掃, 不如用CMOS存 ~~~

真要品質的話當然是拿去洗CIBA啊...怎麼可能數位化再印....

twfriday wrote:
原本我也偏向底片的好...(恕刪)
twfriday wrote:
至於N鏡有幾支Kit 鏡是便宜
但光學性能比老C/Y鏡更好的幾支
如Contax N85/1.4, N35/1.4, N17-35,N50/1.4
卻是水漲船高,再追已來不及...(恕刪)

謝謝大大您的說明,
看來想碰 N 系列可能等 Zeiss 重新把 contax 招牌拿出來比較保險,
在那之前乖乖用 MF 就是了...
Jetter wrote:
大菜: 指的是給全幅...(恕刪)


是現在有新的共識嗎?
大菜頭通常是指給中大型相機用, 例如HASSELBLADE C,CF,CFE 等菜頭鏡, CONTAX 645, 也有ROLLI用的, 但換成HFT 鍍膜. 其他規格現在比較少見.
小菜就135的吧,
C/Y 接環有德國菜也有日本菜. 也有其他接環: M42, CONTAFLEX, CONTAREX, FOR ROLLEI 135 ...等
camando wrote:
新入門可以建議先從東菜的M42接環開始玩.

Pentacon 系列的鏡頭就蠻便宜的.

一顆品像還不錯的50/1.8 也才2千多(雖然3-4年前是便宜一半)
...(恕刪)



Pentacon和蔡司沒甚麼關係啦
別被那些網拍業者唬弄了!!!
我手上的一些Pentacon six 120的老鏡頭都是蔡頭耶!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標 Pentacon 的鏡頭,絕對不是 Carl Zeiss Jena 出品,請勿被不肖商家誤導。

蔡司於 1948 年正式分家為東德蔡司跟西德蔡司以後,東德在第二年推出 Contax S,後來在 1952 年推出 Contax D。

但這時東西蔡在大打版權官司,西蔡贏了,法院判決東蔡不能繼續使用 Planar, Distagon 這些名稱,其中也包括 Contax。所以東蔡只好註冊 Pentax 和 Pentacon 這兩個字,最後把 Contax D 改名為 Pentacon 繼續賣出。

這些時期,Pentacon 只是機身,所有鏡頭都是 Carl Zeiss Jena 出品,鏡頭上不會標示 Pentacon。

1959 年,東德一批光學廠商在政府的主導下,成立了位於 Dresden 的國營相機事業集團,但東蔡沒有加入。隨後在 1964 年,國營相機事業集團正式改名為 VEB Pentacon,並於 1968 年收購 Meyer-Optik Gorlitz ,自此所有 Meyer 的鏡頭,全部改名為 Pentacon。從這時候開始,打上 Pentacon 的鏡頭才正式登場。

Pentacon 在 80 年代末逐漸落魄,最後在東西德統一前一天(1990 年 10 月 2 日)清盤,所有生產線在 1991 年 6 月 30 日停產,超過 3500 人失業。

清盤以後,Beroflex 公司老闆,也就是 Schneider 光學集團幕後的大金主 Heinrich Mandermann 把 Pentacon 的設備便宜買下來(他主要是買 Pentacon 的軍用光學設備廠)。然後他成立了新公司 Pentacon GmbH,併入 Schneider 光學集團。

歷史真相就是這麼回事,我簡單歸納一下吧 ...

1. 早期 Pentacon 機身配的都是白銀鏡頭,全部標 Carl Zeiss Jena,都是東蔡出品。

2. 標 Pentacon 的鏡頭,都是 Meyer 的設計,與東蔡無關。

3. 80 年代 Pentacon 最後期,有出一批貼牌 Carl Zeiss Jena 的鏡頭,但全都只是東蔡貼牌,設計還是 Meyer 那一套,連鍍膜都跟東蔡無關。

以上 ...

經轉接環使用蔡頭,還是C/Y鏡最方便了.
雖然有些會卡到全幅機的反光鏡組,或某些其它問題,不過,大多可輕易解決.

例如:
Contax 21mm f2.8裝5DII會挑轉接環,在C/Y轉EOS轉接環上固定彈片旁邊卡環不能有凹槽缺口,否則無論光圈設在哪兒,都無法縮光圈,也就是說無論光圈放在哪兒,一律都是光圈全開.
但這種有缺口的無合焦晶片轉接環裝除了21mm f2.8之外的其它鏡頭似乎都沒有這問題,為何某些轉接環要切這凹槽缺口?有些卻沒有?不知何故?

有些C/Y鏡經轉接環裝5DII時,光圈連動桿會卡到反光鏡組,使得光圈全開,因此得使用銼刀將光圈連動桿磨掉一些就行了,如50mm f1.7或25mm f2.8.

日製AEJ版的18mm f4是無法裝在全幅機上的,德製AEG版的18mm f4因它的後鏡組保護塑膠環呈斜縮狀,剛好躲過反光鏡組的旋迴路徑,萬一偶爾會卡到,將轉接環在[接觸鏡頭]面黏貼一層冷氣用白色紙膠帶來增加後鏡組與反光鏡的距離即可解決.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