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家最吃虧的就是原廠鏡頭少

最吃香的就是有自動蔡

其他我都覺得還好

差別不大

只能說

公司太大部門太多

就很難專心做好一樣

不然補足鏡頭群會很難嗎

又不是要求S家補齊鏡頭都要G鏡或是蔡頭
少了CANON或者NIKON的牌子
http://alsotycheng.blogspot.tw/ 拿單眼比較帥,因為遮掉了整個臉
目前手邊留4台A580跟1台A99,這幾台大概到世界末日都不會出掉,一直都只用A接環鏡頭(Minolta及SONY)。

由衷期盼SONY在全力打造NEX E接環王國的同時,不要放棄掉原本從Minolta承接下來的A接環用戶,Alpha的機身防手震、機身內建驅動鏡頭馬達、機身LiveView直拍的神速性,集這3者於1身是現在A接環單眼於市場上很重要的特殊性。(能不能別一直提高塑料用量?有時重量與金屬剛性才能帶來握持上的穩定與舒適)

但隨著A接環新鏡頭全採內建SAM或SSM之後,SONY未來若出現Nikon那種摘除機身馬達的版本,說真的,我很難過,但不會意外;如果全幅NEX開發出來後,A接環鏡頭開始慢慢被SONY停止發表,A接環機身跟鏡頭漸漸走入歷史,A鏡頭成為一種NEX全幅機身用轉接環來玩的懷舊老鏡,我甚至敢大膽這樣料想。

通常小用戶的心聲原本就很難直達SONY天聽,也無法傳達到SONY集團高層,特別還是A接環的小用戶,因為索尼在這塊實在很難戰過C跟N幾十年的長期資產。
SONY高層喜歡變革,就像現在政客喜歡推動改革一樣,SONY有點把單眼市場當playstation遊樂器在經營,亟欲創造營收,點子很多,只求短線近效。

結果是讓人無所適從,特別是在A接環的產品路線上變化有點過快。可是單眼的市場用戶需要十數年鏡頭群的餵養跟口碑建立外,最重要的是整體系統的穩定度要能給人信心,不要用太多的「陌生」來取代「熟悉」,用太多的「不一定」來代替「確定」。

坦白說,現在連A接環原廠鏡各高低檔次及各焦段都還沒有把它出全,堂堂索尼大廠連副廠的支援度也未建立起來(Tokina如何?)。C跟N並不是一朝一夕能成就現狀。E接環確實很突出,已把對手同級品打的落花流水,可確定SONY已幫這塊想好了一條康莊坦途;但對於背負著A接環鏡頭負擔走在這條路上的用戶而言,說實在話,內心可是感到充滿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不確定性與變數。
沒缺什麼
只是在相機這塊耕耘的時間
跟其他幾家還不能想比
所以用戶少一些
僅此而已
http://www.wretch.cc/blog/winsun

666hyde666 wrote:
sony的單眼明明就...(恕刪)


最討厭成天喊SONY爛了
晚上開啟ISO要PK的時候
你認為有幾台能跟SONY玩的?
基本上單眼都差不多,爽就買
都不差
感光元件就差不多他是能強到哪= =
SONY唯一的殘念就是焦段雖然大部分都有
但是可以選擇的就是比較少而已
買三星?如果你還認為你是台灣人,就不應該將台灣人的尊嚴踩踏在地上,如果你還是要,那請搬家吧...台灣並不適合您居住。
666hyde666 wrote:
sony的單眼明明就...(恕刪)


去 Minolta(Konica-Minolta) 化

我指的是品牌形象

有點可惜 ......

但還是比我 Pentax 好啊......XD

非主流也不一定差

至少機身 C/P 值高

666hyde666 wrote:
sony的單眼明明就...(恕刪)


SONY不錯呀~市佔率從以前後段班~瞬間超越O跟P家 成為市佔老三...

C跟N 在台灣就像和泰一樣~~不動如山啦...

目前應該是缺少~"讓人回味再三"的機種"吧

多年前的A700~那質感握感~到現在還是數一數二的佳作

加上SONY機身崩盤機率實在是看不透

A77就是~~碰的一聲~好禮送送送...

我也看到不出半透鏡的消息

該不會是要靠NEX撐吧?

還是~A580的後繼要誕生?

我用OVF的A580@@
除了螢幕只能翻上下之外(無法翻到自拍面)跟LCD太厚,鼻子會頂到
其他都很滿意...
速度,顏色,電池續航力(千張)

但我從沒聽過有人在我面前嫌SONY耶...
外拍場合也有越來越多台SONY的單眼,市佔率我覺得有提升
少了自信
拿作品堵住他們的嘴
他們就無話可說
很多人會說鏡頭少難選擇
我到覺得這樣剛好幾乎各個焦段都有
300以上長焦段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需要
身上最舊的a580配上1650拍活動拍人
5n加kit組 騎腳踏車時隨身攜帶
最近多購入了a57+18135出去玩
三個都是在辦優惠活動時買的跟原價比起來淨賺少說有四萬

至少再跟當初原先設定canon的時候多到難以抉擇
!!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