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phyrWu wrote:ZONE SYSTEM 知道 ,但不知道為什麼升級 A7 才要用 ZONE SYSTEM ? 我。。。我。。。我有這樣說嗎?既然您懂得 Zone System 怎麼操作,也懂得 A7 有很高的動態範圍,那搭配灰卡,是不是按一次快門可得到光線接近人眼的臨場感呢?。。。其他機器當然也可以帶灰卡+Zone System 操作得到接近人眼的臨場感,只不過差異在可能要多拍兩張吧。不過既然要拍兩張以上,那就不用帶灰卡出門,機身測光測個差不多就包圍曝光就好,其他回家再說。所以說遇到稍縱即逝的動態畫面,A7 按一次快門搞定,還是有佔一點好處啦。。。抱歉,請原諒我班門弄斧。
Lucose wrote:我。。。我。。。我有...(恕刪) 不好意思 ,應該是小弟誤會您的意思了 ...因為您說升級 A7 候才考慮隨身攜帶灰卡測光 ,用來做 ZONE SYSTEM所以直覺認為您之前使用 5D 時沒有使用灰卡(也沒有做 ZONE SYSTEM)不過個人的想法是進行一項作業是一種概念 ,執行的工具可能與時俱進以前底片時代使用灰布/灰卡/手背測光是那個時代不得已的折衷做法現在使用感光元件直接測光 ,曝光補償預視在多數狀況下已能達到所見即所得比起 DSLR 仍需要按下快門實際完成曝光候才能進行檢視 ,不知道要快上幾倍了以自己的看法是這樣的速度與便利性 ,應該是遠遠勝過使用灰卡測光如果手上有這麼方便的工具卻還回頭用灰卡 ,感覺就有點暴殄天物了 ...
GTAW777 wrote:A mount與E mount本來就屬不同架構,連鏡後距都不一樣,Minolta MA鏡轉NEX能不用轉接環??? diffusionless wrote:所謂轉接概念,就是讓這顆鏡頭能回復原本系統鏡頭與感光元件的位置。所以e接環等於是要變成相當是a接環狀態,才能使用。並不是什麼魔法。 小弟的老鏡就只有alpha初代自動對焦鏡頭,若要上轉接環才能接A7使用,不如等新的alpha接環四萬出頭的FF機身,這樣說有錯嗎?這不也是多數alpha用戶的心聲嗎?佛心的索尼應該會推出吧A7的外形本來就長得不是很討喜,再加上轉接環
minway190 wrote:小弟的老鏡就只有alpha初代自動對焦鏡頭,若要上轉接環才能接A7使用,不如等新的alpha接環四萬出頭的FF機身,這樣說有錯嗎?這不也是多數alpha用戶的心聲嗎?佛心的索尼應該會推出吧A7的外形本來就長得不是很討喜,再加上轉接環 以Minolta/Sony Alpha系統的用戶來看,您的想法沒錯:NEX就是多餘,NEX就是刺眼,NEX就是以下犯上蛤??!!Sony很不夠意思,把最新的感光元件與處理晶片先放到A7(r)上面,而不是先放到Alpha DSLR上,而且價格還賣這麼便宜,便宜到六親不認連自己人也打了...(這應該是很多Alpha用戶的心聲)不過就現實面來說,即便前前後後已出了好幾台FF的DSLR,機身功能也沒差到哪去,但Alpha系統的市占率相對於CN始終沒有起色,反而是NEX這個小傢伙屢屢有所斬獲,我想閣下應該要看出$家的策略了,在商業考量下背棄既有卡口使用者對於相機廠來說並不是甚麼新鮮事,$家不是第一個(不過$家目前的做法也不算背棄啊),也應該不是最後一個蛤~對於老鏡轉接黨來說,老鏡接到哪一家系統常常都是被該原生AF眾嘲笑,討喜?算了吧...小弟我手上有幾顆的短焦電影鏡大概只比手拇指頭大一些,接到NEX上那才是真正的難看,拿出去真的會讓人恥笑,但是我沒差了,這類鏡頭沒無反架構機身可以轉接的話只能當紙鎮,今天有NEX可以用,先用先贏噢...
jirohsu13 wrote:但是無奈銀彈不夠自動對焦鏡,請問有朋友也是只想買單機身單純轉接嗎? +1,單買機身純轉接。一般拍照帶m43,a7頂多拿來解放老鏡。不過FF EVIL等這麼久了,會先觀望看看再決定入手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