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usionless wrote:
本來就不是單純無法做,問題是為何要為他人作嫁衣!
也就是如果FE鏡頭系統都不是那樣設計,很自然就不會這樣考量!
同意, 因為這問題本來就非工程問題, 多數情況下都是商業決策問題而已
哪天要是Fuji或是Canon跟上了目前SONY的腳步,或許會作為殺手鐧使用出來
在那之前,我還是乖乖地用我的Fuji底片就好

--
但是也很有可能SONY會出面解決這問題, 因為要達到廣角小巧兼具高解像力與低成本, Distagon結構有其困難
就慢慢等大廠們演戲吧
lifaung wrote:
光學沒有不行, 只是...(恕刪)
lifaung wrote:
50mm鏡頭Zeiss沒有50mm F0.95,但是有50mm F0.7

diffusionless wrote:
對於ZEISS來說,本身是相當開放,可以根據各種要求設計,也因此像是在民生領域產品,而ZEISS比較遺憾是在二戰後,就一直沒有在靜態攝影中有自己獨立機身鏡都自己作的系統,而變得像鏡頭廠腳色,往往一開始就定位中低價位,容易走向高性價比或廉價化感。...(恕刪)


perahia wrote:
講點豪氣的話
要打我的臉
恐怕各位先入手這兩顆鏡頭再來談
沒買沒用過
在我理解僅限網路嘴砲
恕不奉陪
我用過C,N,S,L所有大光圈鏡頭
大部份光圈全開都不行
都要縮一兩級
except Leica !
ACON99 wrote:
以前有個網站phot...(恕刪)
diffusionless wrote:
對於ZEISS來說,本身是相當開放,可以根據各種要求設計,也因此像是在民生領域產品,
對於LEICA就相對固執與封閉些,而本身開創35mm系統,本身在許多光學設計之下,推出許多傑出設計鏡頭,本身擁有35mm系統機身鏡一體,很自然守住更多忠實用戶。
而LEICA對於產品要求也是相對較固執些,即使近代一些廉價化之外,大部分在作工用料都是相當精細扎實。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