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購入A6000,有幾件事情要請問各位大大!


flysang wrote:
會這麼說表示你還要...(恕刪)


旅遊定位的鏡頭,
16端通常F4夠用了,
70端有F4其實也算大了,
上面我也說過,
要更大光圈的話,
那種重量和體積適不適合旅遊?
畫質不好?
那就用常識縮一下光圈吧,
flysang wrote:
會這麼說表示你還要...(恕刪)


光圈的口徑=焦距/F
所以半幅的16mm/F4=4mm
M43的12mm/F2.8=4.285....mm
0.285...mm算大粉大嗎?

1670等效為24-105mm

panasonic沒找到相當的,
H-HS12035這顆12-35等效是24-70mm,

olympus
ZUIKO DIGITAL ED 12-60mm F2.8-4.0等效24-120mm,

重量308:305:575,
H-HS12035輕了3g,olympu太重了,
長度75:73.8:98.5
直徑66.6:67.7:79.5
口徑55:58:72

都差不多嘛
沒有誰比較高明啊

是說zeiss的招牌T*鍍膜有沒有浪得虛名就不豬道了
小弟我跟你一樣近期從NEX3換A6000(真的覺得買A6300不如直接攻頂A7),鏡頭也是沿用原本1855和E16mm+ecu1,最近把1855便宜賣給朋友,然後入手E24z + sigma 19mmf2.8兩顆二手鏡(差不多兩萬),如果不嫌麻煩沒有變焦和防手震個人很推定焦鏡,畫面漂亮又銳利~我白天拍景都用S19f2.8,室內和夜景就交給24z,大光圈就是無敵~~
jill1124 wrote:
旅遊定位的鏡頭,16...(恕刪)

jill1124 wrote:
光圈的口徑=焦距/F...(恕刪)


jill1124兄的算法小弟還是第一次看過?可能是小弟所學不精吧?
我所知道的是F2.8和F4差了1級的光圈,也就是ISO或快門需要多一倍的量來達成足夠的曝光,而就APSC低光其實F2.8也不見得就夠何況F4,所以光線不足ISO容易飆高的確是事實。
小弟家裡也有A6000和16~70ZA,關於畫質之類的並無意評斷,僅就使用心得提供。
flysang wrote:
jill1124 w...(恕刪)


偶手機有恒定光圈F1.9耶!

flysang wrote:
jill1124兄...(恕刪)


算法應該是錯的,光圈係數=焦距/入設瞳距離
搜尋一下的話,網路上有一篇成大論文有講到入射瞳是什麼?
光學這東西博大精深,我也不好在這邊班門弄斧了

不過J大的意思應該是
M43的感光元件F2.8跟APSC或全片幅的F2.8比起來,不算真的F2.8
M43的F2.8約莫等於APSC的F4,全片幅的F5.6
大概是這個意思@@"

回到這棟樓主問的問題,
我有過A6000+1650+1855+18200+1670
個人覺得1670在體積跟方便性還有畫質3方面取得一個很棒的和諧,最常帶出門
1650、1855的畫質實在是不怎麼樣,50或55端又不怎麼夠遠,出勤率很低
18200旅遊方便性無庸置疑,但體積實在太大管,大概只有跟團出國才會帶著了

16-70 ZA 畫質個人覺得很不錯,而且恆定光圈也好用
但是公司貨真的較貴,所以去年此時便宜二手價購入後C/P值就很高了
Haochang_2007 wrote:
算法應該是錯的,光圈...(恕刪)


來,上課……

相機沒有生物的”瞳“
相機的”瞳“叫做感光元件,

F值是相對的,
沒有單位,
指的是焦距和口徑之間的比例,
所以數值(比例)越小,
開口就越大康,

焦距長短和光圈實際口徑的大小,
都是用mm都做單位,

所以望遠鏡頭如果光圈值越大,
口徑也會嚇死人,
假設300mm焦段做F2.8,(不是換焦段)
光口徑就要10.7公分,
F1.8就要16.7公分,
F1.0就30公分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光圈較常出現在感光元件小的機型上,
為什麼高望遠類單的感光元件會那麼小的原因,

如果不談天文目的,
一般最需要大光圈的是拍鳥或運動的全幅鏡頭,
假設有一顆1000mm的鏡頭有F1.0,
算一下光圈口徑要多大?

1公尺

Haochang_2007 wrote:
M43的感光元件F2.8跟APSC或全片幅的F2.8比起來,不算真的F2.8
M43的F2.8約莫等於APSC的F4,全片幅的F5.6


如果指的是"等效"景深,那確實是如此計算。
扣除掉景深,M43的F2.8就是F2.8,與APSC用F4相比,ISO固定的話,大1級光圈,快門就是大一倍,這點無所謂真與假。

jill1124 wrote:
來,上課……相機沒...(恕刪)



入射瞳指的應該就是你說的光圈孔徑吧!
光線進入孔就是指射入孔(聽起來怪怪的)
這邊只是討論,畢竟不是專家,有錯請包含

所以 光圈係數=焦距/入射孔距離(光圈孔徑)
但因為每個鏡頭設計光圈葉片的位置不同,入射孔距離也不同,所以一般表示都是用相對孔徑來表示,比方說1:2.8、1:4

您算的M43 12mm跟APSC的16mm都要換算成35mm規格
所以應該都是24mm的焦段

再來用24mm來算光圈孔徑的話,
大光圈會比較常見在片幅小的感光元件上是因為在實際焦段上佔了便宜
並不是如您算的

半幅的16mm/F4=4mm
M43的12mm/F2.8=4.285

應該是
24mm/4=6mm
24mm/2.8=8.57mm才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