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R2上標準變焦鏡皇對決 2470GM VS EF2470LII VS SAL2470ZA

原本G鏡的地位就是與L鏡並駕齊驅
sony又出了GM鏡企圖要超越其他廠商的高階鏡
結果2470GM體積又大又重還拼不過2470L ll
那GM系列是出心酸的喔
就原本的G鏡就好了嗎~
十分多謝 !! 很好的分享.

在FLICKR只看到相片....還是想看一看 "對焦影片"? 請問方便放上網嗎 ?


phuang3 wrote:
日本光學還是以Canon...(恕刪)


產的量大公差價格自然可以低.品質有競爭力...製造的應該都知道...

光學跟製程是兩回事...

ldg52121 wrote:
我一直以為, 各家標...(恕刪)

m01相機版除了有編輯群,還有Ldg等各位大大真是大家的福氣,
買器材前就有各種測試文可參考。
謝謝LDG大大。

phuang3 wrote:
日本光學還是以Can...(恕刪)

請問phouang3大大有沒有相關資料或資訊網頁可參考?
小弟很喜歡canon的鏡頭也真的很佩服canon造鏡工藝。
但僅止於感覺,
也想知道實際上有沒有相關資訊揭露那些部分較強
或sop較厲害等等的地方。
先謝謝PH3大大。
我是酷褲...>>https://wsph.net

orpheuslau wrote:
十分多謝 !! 很好..在FLICKR只看到相片....還是想看一看 "對焦影片"? 請問方便放上網嗎 ?.(恕刪)



orpheuslau大大, 那是影片喔,

麻煩你先點擊圖片, 進FLICKR後, 對著影片再按一次, 就會撥放了

wilsonabce wrote:
版主用Sony機測Canon...(恕刪)


我也相信2470LII在canon 機身上表現會比在A7R2上更好。 但小弟就是測給A7同好看的, A7系列幾乎能插上大部分的鏡頭, 小弟的目的就是提供一些資訊, 希望A7同好能買到心目中理想的鏡頭, 況且所有照片都是關鏡頭補償後做的, 也讓2470GM的變形原形畢露, 並無刻意隱藏甚麼

大大放輕鬆, 不要太嚴肅了, 小弟也沒有任何貶低EF2470LII的意圖, 只是整理一些資料供大家參考而已


tyy2010 wrote:
感謝辛苦測試
MC11...MC11 好像比 MB 接環的曝光暗一些,感覺MB曝光值都有超過,不知有沒有直方圖可參考(恕刪)


tyy2010大大, 小弟現在正在工作中, 身旁沒有甚麼資料, 晚上我回去找找看, 再回答你

ldg52121 wrote:
我也相信2470LI...(恕刪)


感謝版友ldg52121如此詳細的測試,只是小弟在這邊有個建議,如果測試只是給A7同好看的,可以修改標題說明此測試僅針對A7上標準鏡皇的表現,而非針對各鏡皇在各系統下的對決,也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爭端,謝謝。

kino618 wrote:
感謝版友ldg52121...(恕刪)

感謝, 標題已改
ldg52121 wrote:
我一直以為, 各家...(恕刪)

測試鏡頭通常在室內達不到太陽日光譜的全色光範圍~
各鏡頭在各種人工光源的表現也會有些許差異性!
而且在室內距離限制下有些鏡頭的優化距離不一~

使用老舊的鏡頭在無限遠的精度有可能因為使用耗損而表現越來越差比不上剛出廠的狀態!

數位時代的目前~鏡頭因為SENSOR的瓶頸~開始採用儘量垂直的光路設計~但是邊角的畫質提升也越讓鏡頭中短焦體積越趨龐大!
在以前的EF24-70/2.8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容易垂頭/變焦導塊磨損等問題!在II代犧牲掉逆焦設計後得到各項目上的提升~

這測試在<發色>如果使用M模式與A模式交叉測試將可以把室內因短距離入光失光差距顯示出來~在印證的同時就是戶外無限遠測試進光量是否一致!

因為日本的CIPA規範下的光圈和焦距標示是以無限遠作依據~各廠牌在近距離的進光量/視角變窄等上的偷雞就表現不一了!

這個測試超級血淋淋的生肉表現就是讓人知道原廠副廠在24-70畫質與對焦上的拿捏考量!真的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指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