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M3不知今年會不會推出 希望能像 a99ii一樣

1. A7M3 正常來說今年應該不會出

2. 應該會隔個一陣子 至少一年以上 依照SONY的作風

3. SONY的精神是以下犯上~ 在E環的新技術上面一定會有突破

4. 4D 對焦在A環因為有半透反SLT對焦模組幫助才能達成 加上之前的E環CMOS內嵌對比對焦點, 單純要在E環上面達到相同的功能可能有困難

5. 繼續期待SONY 的外星科技

6. A還沒死~~ 淚奔




A7II的規格再大幅升級肯定會打到A7RII
所以我認為A7III就算發表也不會有太重大的升級
對Sony來說反而是把A7一代全系列停產
在出一台入門E接環全幅搶市佔率,來個30k左右的定價~
karik0902 wrote:
A7M3不知今年會...(恕刪)

我也覺得不會那麼快

A7M3絕對會比A7R2強上不少

但大家願意等搭載中片幅的A7R3

sony絕對不會讓我失望的
stevenc0726 wrote:
2千4百萬畫素BSI, 才是大家最期待的...(恕刪)

BSI的優點,必須在單顆CMOS受光面積很小時,才能凸顯它的長處,用在2400萬的FF sensor上,可能效率不很明顯。

Sony是擅長sensor的設計與製造,但觀察它的趨勢應該放在"做出來能否賣得出去價錢好?"這角度,絕不是"適合自家使用"需求考量。

晶圓廠就像大農莊,凡播種作物一定是市場導向,不比屋角後院小菜圃,自己愛吃啥就種啥。如果在2400萬像素等級FF sensor上使用BSI技術,效能提升不明顯卻得提高不少價錢,當前市場環境能否接受?這要非常審慎評估才行,不會有"能做就做來試試看"這回事。

將來sensor不管大小,或許都會是BSI設計或更好吧?但短期內應該不會,不為啥,目前還違反"賺錢法則"而已。
狙擊手EX wrote:
但大家願意等搭載中片幅的A7R3


先不談法蘭距這個問題,這樣SONY要養 4 個系列的鏡頭

PS. 如果能維持A7系列的機身大小,我會想買一台 .
super710614 wrote:
4. 4D 對焦在A環因為有半透反SLT對焦模組幫助才能達成 加上之前的E環CMOS內嵌對比對焦點, 單純要在E環上面達到相同的功能可能有困難


記得最早開始宣傳及出現4D對焦是在A6000、A77II時喔,
E環僅焦平面對焦的A6300,A5100,A6000都宣傳有4D對焦,
A環僅專用對焦模組,沒有焦平面相位對焦點的A77II,A68也宣傳有4D對焦,
而全系列全幅E環好像都沒有宣傳4D對焦,可能技術還不行,未來想必會有。

專用的是快準,焦平面的是廣,各有優缺,而A99II將兩者密切配合,雖然沒有比較過較新的SONY機型,但應該最強吧。
用過A77及E環6系每一台若干年,個人覺得,A77採專用模組真的是又快又準,超越E環A6300之前的每一台。


這樣SONY要養 4 個系列的鏡頭...

嗯,沒錯,若出了中片幅,SONY變成有三種接環,五類鏡頭要開發,總覺得會是場災難,畢竟已經不是經濟高度成長的黃金年代了。
carlevaro wrote:
記得最早開始宣傳及...(恕刪)


其實開發中片幅,以SONY的功力,只要把機身性能做好,變成北港香爐,就會大賣。
不需要開發鏡頭。

倒是老鏡會漲一波了

狙擊手EX wrote:
我也覺得不會那麼快A7M3...(恕刪)


中片幅就應該不叫A7了吧,都用可以用不同鏡頭群,怎麻可能還用A7照名稱?

紫色麒麟 wrote:
中片幅就應該不叫A7...(恕刪)

A777/A777R/A777S/A777ii/A777Rii/A777Sii

狙擊手EX wrote:
我也覺得不會那麼快A7M3...(恕刪)


都等大半年了,就繼續撐下去好了

不然感覺舊機買下去,然後sony就發表新機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