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阿法700跟o家e510台那好

ChiChung8228 wrote:
你的觀念真的怪怪的....
片幅大塞更多像素進去-->結果像素密度一樣高-->雜訊又變多 有意義嗎?
一般使用者有多少人會成天在電腦螢幕前看千萬畫素原尺寸的圖檔?...(恕刪)

畫素高~~ 雜訊高~~
不過~~ 不是每個人都要高ISO的!!

話說~~
大家都說~~1000萬畫素, 出A4的圖夠了!!
奇怪...我就是覺得4000萬畫素也不夠呀!! 是用600dpi 印而已嗎??
所以....像素之爭...不會停下來滴!!

現在印表機解析度高(連老的全祿1250,1260..早就1200*1200dpi了), 現在中階的都嘛1200*1200dpi, 偶曾用1200萬畫素的的圖, 用中階彩色影印機出圖1200dpi*1200dpi解析度, 印在A4光滑面專用紙上, 可以看出明顯的軟體擴散痕跡, 要縮到一半印在A5以下, 才覺得比較好耶........... 簡單說就是不利啦!!
............更何況使用全祿高階彩色影印機 或是 高階彩噴出圖!! 出2400*2400dpi的圖..很正常的!!

A4= 21.0*29.7 cm 就算扣掉四邊0.5cm印不到的話, 也有20*28.7cm 也等於 7.87*11.29 英吋
假如要做到1200dpi 點對點的話...要9444*13548像素=要1.2億像素!!
所以~~~
4000萬畫素也不夠耶!!

135ZA 135STF...偶都沒興趣!! 等FF普及再來看看呀!!
STF散景很勻..重點不能自動對焦...會對到眼睛脫窗呀!!
PS: 偶喜歡廣角端滴!!

小笨賢 wrote:
現在印表機解析度高(連老的全祿1250,1260..早就1200*1200dpi了), 現在中階的都嘛1200*1200dpi, 偶曾用1200萬畫素的的圖, 用中階彩色影印機出圖1200dpi*1200dpi解析度, 印在A4光滑面專用紙上, 可以看出明顯的軟體擴散痕跡, 要縮到一半印在A5以下, 才覺得比較好耶........... 簡單說就是不利啦!!
............更何況使用全祿高階彩色影印機 或是 高階彩噴出圖!! 出2400*2400dpi的圖..很正常的!!

A4= 21.0*29.7 cm 就算扣掉四邊0.5cm印不到的話, 也有20*28.7cm 也等於 7.87*11.29 英吋
假如要做到1200dpi 點對點的話...要9444*13548像素=要1.2億像素!!
所以~~~
4000萬畫素也不夠耶!!


你真的了解dot per inch和pixel per inch的差別嗎?
相機像素看的是ppi, 這跟印表機用的dpi是不同的
兩者怎麼能混在一起算??
照你的算法,1.2億像素.....那手上的A700拋一拋吧.....差了十倍
如果你的理論是對的話 那目前不用要求特別高的人, 就連一般的人都無法忍受目前數位相片的沖洗了吧~



alecto39 wrote:
你的觀念有些誤解我不...片幅越大.. 雜訊會越彽 --> 應該說像素密度越低,雜訊越低(不然你以為D3的低雜訊怎麼來的?)
片幅越大.. 解析度越高 --> 像素密度越高,解析度越高(單就感光元件而言)
片幅越大.. 對焦會越準 --> 沒這種事,對焦準跟快與否與片幅沒有影響
片幅越大.. 散景會越美 --> 只有景深淺,無關乎散景,散景漂亮與否跟鏡頭有很大關係
鏡頭光圈越大+越利... 對焦會更準 --> 對焦準跟快跟自動對焦系統的設計有關,與片幅無關(恕刪)


因為
片幅越大--> coc 模糊圈 愈大 --> ccd/cmos 平面焦深 愈大--> 對焦容忍度愈大 -->對焦準機率 愈大
所以
片幅越大 --> 對焦容忍度 愈大 --> 是對焦會準條件之一。
片幅越大-->因被拍主體近,景深淺 -->是散景會越美條件之一。
p.s. DC消費機 因片幅小,使用之鏡頭焦距較短, 景深大,且 DC對焦系統獨立,較無對焦不準問題.
3/4 模糊圈Coc= 0.015 mm
APS-C 模糊圈Coc= 0.018 mm
35 mm 模糊圈Coc= 0.029 mm
C= Coc
F= 鏡頭焦距
A= 光圈值
S 是物距
h=F^2 / (A x C )
D1=h x S / (h-(S-F))
D2=h x S/ (h+(S-F))
景深= D1 - D2

DAVIDC2924 wrote:
片幅越大-->景深淺 -->是散景會越美重要條件之一。


DAVIDC2924大 請問一下
我不了解景深淺跟散景美醜有什麼關係?
一般人的認知都認為二線性太強的散景不美吧?
難道景深越淺一定就越能達到所謂的奶油味嗎@@?
ChiChung8228 wrote:
DAVIDC2924...(恕刪)

「景深淺」的效果是否屬於一種美的呈現?
表現在鏡頭對其出於景深外的「模糊散景( Bokeh)」,柔和及濛朧的表現程度。
模糊散景( Bokeh )和「淺景深」是相關的,
景深越淺是影響散景美條件之一,但非唯一條件,其他如
a. 鏡頭光學設計
b. 鏡頭焦距長短
c. 光圈大小
d. 拍照者與主體及背景距離
以上條件b.c.d. 影響景深, 消費DC 比 DSLR景深長,相對比較難達到散景朦朧美,
同一顆鏡頭裝在全片幅與aps 片幅機身,全片幅上因需與被拍主體靠近,景深較淺 ,比較容易達到,所謂的奶油味。
不過散景美不美,有個人的因素,看法不一 。

全片幅與aps 片幅用50mm 鏡頭
全片幅片幅越大-->相同大小(花朵), 相機需與被拍主體靠近,景深比較淺 (右圖)。
圖來源 Canon
ChiChung8228 wrote:
你真的了解dot per inch和pixel per inch的差別嗎?
相機像素看的是ppi, 這跟印表機用的dpi是不同的
兩者怎麼能混在一起算??
照你的算法,1.2億像素.....那手上的A700拋一拋吧.....差了十倍
如果你的理論是對的話 那目前不用要求特別高的人, 就連一般的人都無法忍受目前數位相片的沖洗了吧~...(恕刪)

好啦~~ 偶承認偶不懂啦!!

你可以拿一張1000~1200萬畫素的圖, 找台全錄的新型的 DCC 5065 或 1256彩色影印機, 用專用紙+2400*2400dpi 輸出, 出A4滿版, A5滿版, A6滿版, 你近看!! 是不是有差別呀!!

何況偶只用理光3228C輸出1200*1200, 就可以看出差別!!

偶承認....全錄彩色真的沒對手耶!! 印出來真是恐怖!! 細到不行!! 顏色又均勻!!

假如2400dpi*2400dpi沒有用處, 那為啥全錄要做2400dpi的彩色影印機呢??

小笨賢 wrote:
你可以拿一張1000~1200萬畫素的圖, 找台全錄的新型的 DCC 5065 或 1256彩色影印機, 用專用紙+2400*2400dpi 輸出, 出A4滿版, A5滿版, A6滿版, 你近看!! 是不是有差別呀!!

何況偶只用理光3228C輸出1200*1200, 就可以看出差別!!

偶承認....全錄彩色真的沒對手耶!! 印出來真是恐怖!! 細到不行!! 顏色又均勻!!

假如2400dpi*2400dpi沒有用處, 那為啥全錄要做2400dpi的彩色影印機呢??


我有說印表機的高dpi沒用嗎? 應該是沒有吧
還有 請問一下你每張圖都會輸出到這麼大嗎? 一般人會這麼做的有幾個?
不好意思我還真的沒印過那麼大張的
再者印出來的效果差別 你有把印表機本身的差異也算進去嗎?

我並不是故意要找你的碴
只是覺得有時你的發言內容都是因為你拿的是A700 就開始把A700的優點無限放大
像樓主進來問問題
你這樣過於主觀的言論對他來說並不能得到更多的幫助
其實大家在這吵根本就沒啥意義
從樓主的發文就知道,他連APS-C和4/3系統的差異性都不懂
結果大家自個兒就吵起來了
看了一下樓主之前的發文,就知道他是想買O家的
只是不知為啥一直沒下決心....
而類似的發文一直不斷出現在各區(OLYMPUS、數位相機討論區)
而結果通常是大家吵翻天,樓主消失了....
真的不值得啊~~

而小笨賢發言大致就固定在大光圈、蔡斯、定焦鏡、防手震、A700、高畫素、FF的議題上
可不可以從中學到東西,因人而異吧
不過我想小笨賢仁兄在中南部當業代,應該業績會嚇嚇叫吧~~
對初學者有一定的勸敗能力
小弟心想...如果能因此增加SONY使用者,或許這樣也不錯...
哈哈~~~
不過偶住台北耶!!
那個都是去玩順便拍滴~~ 而且不是業代耶!!
A700 老實說...不錯了!! 只差11個對焦點不是雙十字+輔助對焦燈!! 而已!!
根本 把40D 跟 D300電假的!!
就是那個機身防手振呀!!就是那個DR呀!!
而A300 A350 LV 創新設計..真是好設計呀!! 兩個CCD這招真是好呀!! 偶想以後會加入 人臉辨識呀!!

拿A700出去~~ 不熟相機的人看到都說SONY相機好呀!! 哈哈!! 因為那些人只看品牌而已!! 有點尊榮感吶!!
假如掛上次菜司鏡... 有人問啥鏡頭....說是菜司的... 每個人都說 讚!!
....... 不錯吧!! 哇哈哈!!爽度100%


偶考慮很久之後, 才進入S家~~
真的對SONY有著無比的信心喔!!

假如畫素越來越高~
1. 鏡頭有菜司支援!!
2. CCD..SONY會做!!
3. 說到創新...SONY真是厲害!!
4. 說到價格...SONY殺價也很強!!
5. 要高品質...SONY也很厲害!!

......... 你看手機 跟 NB就知道了!!

慢慢的~~~ 其他家就要皮繃緊了!!
趕快加入S家吧!! 趁你的機身+鏡頭價格還不錯的時候呀!!
小笨賢 wrote:
哈哈~~~不過偶住台...(恕刪)

我有點無言了,我只能說sony有你這樣的超級粉絲幫它宣傳不知是正面還是負面的
LV雙光路,sony絕對不是第一家
請去看看兩年前的o家E330就做到雙光路
觀景窗放大率還有90%以上
不像sony為了那個tilting mirror,觀景窗只有74%的放大率…
機身防手振還有大的DR?
o家的E3一樣也不少,人家可還有可翻轉lcd哩
LV一定要配上兩軸可翻轉的lcd才能真正發揮效果
至於你說的尊榮感?
嗯,我之前拿leica的digilux 3出去也是滿有尊榮感的
大家看到都說:哇!leica耶
我不否認sony有它的一套
但sony不是神,它只是一家公司
我很樂見sony給DSLR的戰場出一些壓力
這樣其他廠家會更認真做
我只支持認真做東西的廠家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