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拍攝只有一個東西不會動
就是你自己...( ・᷄ὢ・᷅ )
想拍攝會動的東西只能使用閃燈
但拍景閃燈也派不上用場

16/1.4這時代已經不算超廣角
手機輕易都可達到
今年三鏡頭手機會配備更廣焦段
但仍算是生活很實用的焦段
變形小、拍人帶景、低iso、高畫質
畢竟是新鏡頭
但是體積跟重量都需要妥協

10-18/4幾個年頭過去
時間有點淡化它的優點了
等效15-28/4 OSS
仍是輕量且畫質及格的超廣角

但變焦不足2倍、夜間F4仍爆iso、
易脱焦、近拍差、堪用的畫質
現階段過高的售價、
已經是可以研發二代鏡的一枚了
但由於競品不多
仍是目前正副廠的最推薦的風景變焦
感謝回覆! 你的意思是建議我等10-18 二代?可是sony應該都在準備明年奧運的鏡頭了,不會出廣角apsc鏡吧?
屁股超人 wrote:
夜間拍攝只有一個東西...(恕刪)
先買16/1.4吧!
等效24MM拍景很好用了,拍景不見的要超廣
白天純拍景記得縮光圈

至於10-18,有遇到佛心二手價就買
兩顆不衝突,要脫手也都很容易

afteryoudie wrote:
感謝回覆! 你的意...(恕刪)
兩隻特點完全不同. F1.4艦隊收齊後原廠鏡清掉只留10-18

Sigma 16 F1.4 等校全幅 24 F1.8
拍人像可帶淺景深的景.讓照片有全幅拍的fu..
光圈全開F1.4 就很銳利. 拍片拍照都適合
晚上/室內更不用說 F1.4可以讓ISO壓低,或可讓快門提高.對畫質都好


10-18 F4 輕量,畫質算不錯.
登山APSC機身配這一顆完全沒負擔.
日常一般使用(用在 16~18焦段)拍人的話APSC 光圈F4 沒太有辦法凸顯主體.
我沒有說10-18會出二代鏡

奧運是個議題
但SONY可以只出機身不出鏡頭
甚至FE多出三管
也不知到輪不輪到的E

SONY的APS-C目前還是個坑
幾乎全部的重心放在FE接環上
這是當初買NEX的用戶沒意料到的
你不買10-18/4
就剩ZEISS/三陽/老蛙/sigma就幾個去挑了
ZEISS/samyang/老蛙←廣24mm遠→sigma

最齊全的在隔壁

屁股超人 wrote:
夜間拍攝只有一個東...(恕刪)


哈哈,對!
帶一臺P30 Pro 夜景幾乎無敵了.....
又手持有輕便。


我個人覺得 16F1.4不夠廣,
APS-C 真的只能往手動鏡 12F2去了....
afteryoudie wrote:
用合成的方法拍有直...(恕刪)


會變形, 要修正, 接的圖愈廣, 變形愈大,例如360度全景
原合成2億五千萬,原裁30720*6442 pixels(含圖層約4G)
28612*6000 (小心當機)

(原圖被雞瘟啃了, 懶得再重玩一次, 等以後有AI 再丟給AI玩)

事實上, 愈廣的鏡頭, 拍出來的直線變形會愈嚴重, 除非移軸鏡
不過...現在PS 強大 , 電腦硬體也不是古早以前的, 電腦就可把變形拉回
以後...AI 強大, 就丟給AI 一鍵修圖了...不知能不能活著看到

這個是直出JPG 拼圖, 變形修正, 裁切的 (二側破圖,懶得修, 直接裁掉)
手持拍, 要多拍幾張,間距要小,例如,每1/3,甚至1/4 拍一張 拼圖時, 破圖較少,
使用穩定器,或腳架拍, 接圖時,會較省力

6500+ 16.4DCDN
DSC05978-全景-27 by P-H C, 於 Flickr

2008年的古早拼圖, 192 萬畫素拼出來的 (當時只能在電腦上手工拼圖,不像現在軟體自動對齊搞定)
2008台灣國際蘭展_總冠 by P-H C, 於 Flickr

vicentn wrote:
samyang 12mm f2.0...(恕刪)


我也使用這顆,便宜又大碗
不喜歡太過廣而變形嚴重又想拍大景,
12mm我覺得是剛好
f2.0也算够用了

用到目前為止,說它唯一的缺點就是紫邊太嚴重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