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元件比較不擅長應付斜射的光線。 尤其是超廣角鏡頭,最後一片鏡片設計 - 光線會大大斜射 -光線變得很難到達感光元件,畫質自然無法提升。 尤其dslr需要存在反光鏡升降空間,造成鏡頭最後一片鏡片與感光元件存在一定距離,如此一來光線映入感光元件的角度變得更大。 請參考 Telecentric專有名詞。 參考SONY DSC-R1的光學系統最後一片超廣角鏡片與CMOS相距居然只有2.1mm,如此一來,光線幾乎筆直映入CMOS。 Sigma DP1因為不是dslr無須反光鏡,也就較沒有斜射光線問題,加上X3的三層感光CMOS、光圈已縮2級到F4.0、畫質勝dslr並不意外。 可讓R1縮到28mm F4.0 ISO160,畫質勝DP1也並不意外,只因為同樣條件下R1比DP1多了Carl Zeiss的67mm口徑鏡頭。
艾德華仔 wrote:可是我覺得機背畫質也...(恕刪) 喔....不過我倒是覺得這幾張機背的清晰度遠勝過X3的感覺呢!!http://www.pbase.com/image/83454767/original.jpghttp://www.pbase.com/image/92685070/original.jpghttp://www.pbase.com/image/92685746/original.jpg
首先DP-1不是一般的dc.它是一台擁有APS-C片幅的DC.跟A700的片幅幾乎是一樣.正常來說大家的畫質應當差不多,可況DP-1用的是X3感光元件.另外,DP-1搭載的是定焦鏡頭,盡管拿的菜斯,但這是變焦.同一等級的定焦頭比變焦一般來說的比較優.所以,DP-1會比A700+16-80(甚至其他品牌的頂級變焦)優或者差不多,我不會奇怪.可是大家的定位都不一樣,一台是定焦DC,一台是可交換鏡頭的單反.用途不盡相同.不過DP-1這麼優的DC實在欣賞SIGMA的科研.
contax_n wrote:如果是指120的數位機背先天上的大小就贏了135的數位機背算不上特別突出啊 這就是我百思不解的地方,Mosaic的缺點應該跟大小並沒有關係才對呀,它只是一種畫素排列的方式,我們用100%的倍率來看,指看100x100的區域,應該大的小的CCD都差不多才對,不是嗎?
freeninja wrote:光圈已縮2級到F4.0 不是挑語病~但DP1的最大光圈是F4.0哦~而且DP1目前畫質會勝過其他DSLR的原因~幾乎是CCD的特性~而這個特性呢~並非單純的解像力高低~而是更深一點的影響~R1勝DP1是有可能~但這其實跟X3最大的特色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
A夢 wrote:喔....不過我倒是...(恕刪) 2者像素差太多了不過因為機背像素大面積大,細節當然多,重點X3不用銳利化,就有清晰感,機背不銳利化也是會覺得偏軟,剛我貼的連結有RAW可下載,如果機備用X3感光元件2000萬像素就可以幹掉一般感光元件4000萬像素了~不過我覺得X3還是要克服高ISO的畫質表現,要不然X3這種不用銳利化就清晰的特性,跟一般的高ISO一比優勢就沒了,我想高ISO畫質不解決,其他廠對X3興趣應該也不高,沒看現在各廠都往高ISO衝了包括DC
A夢 wrote:這就是我百思不解的地...(恕刪) 會啊~不過當然你要用機背拍一整間房子,跟A700用跟機背同一隻焦段鏡頭"只能拍到屋頂",在跟機背比屋頂的部分,結果應該是相近,這個日本人好像有這樣拍過了,媽咪亞的機背和1DS2和SIGMASD10,SD10真的就只能拍進屋頂...
DP1 1個像素就是全彩像素.... CCD/CMOS 每個像素都要其它像素才能運算得到色彩....有這個結果(尤其是屋瓦, 髮絲...)是很正常的.....之前SD9就狠狠八過Canon 1D過了(d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