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隨手 盡其在我 Sony A77 MarkII

眼睛為之一亮的地方是

我的相機就是D7100 看到那個79點的對焦點 我覺得!!

太過分啦 XD

楷a wrote:
我的相機就是D7100 看到那個79點的對焦點 我覺得!!

太過分啦 XD


經實測

側邊對焦點跟涵蓋四個井字點的對焦點F1.4也可以準焦喔

ki_min大大說D7100可以靠機身1.3X裁切讓對焦點佈滿整個螢幕
其實A77II也可以機身裁切1.4X跟2X讓對焦點佈滿整個螢幕
這時候對焦點的多寡優勢就出現了
在裁切模式下A77II高密度對焦點
對焦選擇彈性比D7100多
幾乎整個螢幕都是對焦點
2400萬高畫素是經得起裁切的

另外其他大大用Canon機皇來跟A77II比
我覺得這很難比吧
兩者價格也差太多了
A77II算是定位在D7100,70D同等
而且看起來A77II目前對焦系統我覺得跟尼康的機身比較接近
跟Canon不太一樣
這是可以用對焦點的分布跟對焦模式判斷出來的

說真的這樣好的機身性能搭配這樣平實的價格
價格只有入門機的兩倍
還有甚麼好嫌的


還有高iso的問題
暗處就該用大光圈鏡頭
不夠再加閃燈
閃燈一隻不夠就用兩隻
不然這些大光圈鏡頭跟閃燈要賣給誰啊
不能打閃就上腳架
即使是CN兩家機皇大家還不是乖乖上腳架
那些拿機皇拍出好照片的人
通常都也配有鏡皇
所以只有機身強也不夠的
也要配好的鏡頭
完完全全擊中我的需求阿

接下來就看價格開多了

好A77-2 不買嗎
熱靴改掉了!那以往的F58AM豈不就不能用了?殘念!
不過新機子畫質和功能還是令人稱羨,手癢就是會在某天把n久的A700舊機給xx掉...
-2EV的暗部對焦有心動~對焦點也給得很有誠意
ru03zj3 wrote:
其實A77II也可以機身裁切1.4X跟2X讓對焦點佈滿整個螢幕
這時候對焦點的多寡優勢就出現了
在裁切模式下A77II高密度對焦點
對焦選擇彈性比D7100多
幾乎整個螢幕都是對焦點
2400萬高畫素是經得起裁切的


為了回這篇特地到Sony UK.下載了使用手冊(中文官網就是找不到[使用手冊/說明書]這個選項),因我印象中除了Nikon,沒有別家提供crop(裁切)功能;翻遍下載來的PDF檔,還是沒看到,只看到它有S家傳統的16:9 format

我仔細比對過,Sony這套對焦系統就是上下各多出Nikon一排點,左右列數是一樣的;Sony的點小,AF點所cover面積,Sony只比Nikon大一咩咩,簡單講就是差在垂直方向Nikon分5點、Sony7點這樣.

實体的AF元件和CCD/CMOS有相同特性:大點靈敏、小點解析度高.差不多的長度分5格與7格得到的AF點,感應能力是否相同(能不能一點抵一點),恐怕還是要實測才知道.

另外,7100和77ii不是一樣都24MP嗎,7100還拿掉了低通(77ii有低通及多一層半透鏡),怎麼在與7100優勢的比較中會拿這項出來說?
jenhoxen wrote:
為了回這篇特地到So...(恕刪)


Sony A77的完整使用手冊,目前有英文網路版可以查看
ILCA-77M2 Guide


要設定1.4X或是2.0X的放大,只要按下背面的Smart Telecon按鈕,即可隨時在1X,1.4X及2.0X之間互換
(在標示第15處)
Identifying parts (Rear side)


取景畫面上看到的對焦點,只是示意圖,並不能代表感應區域的大小。

如您所說的,77ii有低通及多一層半透鏡,畫質經乎確定比D7100差,
DXO的測試也驗證此觀點。
Sony SLT Alpha 77 II sensor review: New leader in the ‘semi-pro’ category?


不過比起前一代的A77,A77M2進步不少


使用固定半透鏡會影響進光量,造成高ISO表現不佳。

但是也有一些優點,
因為不用翻轉反光鏡,所以對焦系統穩定可靠故障低,
連拍極快,因為拍照只需啟動快門簾,
不管在拍照還是錄影,都是全時相位對焦,
加上所見及所得,及資訊豐富的電子觀景窗及LV螢幕,
LV螢幕還可以翻轉.....等等優點。

我覺得SLT架構算是利大於弊的設計,值得啦~~


jenhoxen wrote:
為了回這篇特地到So...(恕刪)

A77II的裁切功能
並不叫作裁切
叫作智慧式望遠增距鏡
是在機背上的一個按鈕
1.4x得到10M的圖片
2.0x則還有4.6M
這也是高像素帶來的好處
機身還有其他兩個相類似的機能
分別是「清晰影像縮放」和「數位變焦」
也就是數位變焦啦
如果開啟「清晰影像縮放」的話
可以用1.4x/2.0x的到24M的影像
這是裁切之後再用機身資料庫塞入補回裁切掉的像素
數位變焦就不解釋了
這大家都很清楚
畫質是智慧式望遠增距鏡>清晰影像縮放>數位變焦
但是我覺得清晰影像縮放比較好後製
因為檔案夠大
可以再次裁切
所以選擇哪一種看個人

還有jenhoxen別太激動啦
我一直覺得D7100跟A77II各有優缺點
沒有誰好谁壞
如果要追求更強對焦能力
尼康上面還有更高階的機子可以選
SONY就只能選A77II了

還有我覺得尼康也是很奇怪
D5300明明就有翻轉螢幕
為什麼D7100這等級的就不給
這代表是明明做的到
偏偏就是不給你
沒看錯吧,D7100拿掉低通,可用ISO才比A77ii贏不到半級。
我本來以為至少贏一級說,SONY感光元件真強。
我繼續等待SONY感光元件的可用ISO由1000進化到3200以上。
那就符合我個人的基本需求了。
看SONY是否有機會把低通與半透整成一片了。

AlexHsu wrote:
Sony A77的完...(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