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ttie3003 wrote:
1.高ISO雜訊始終落後別人家.
2.只有一個雙十字對焦,對焦速度也輸別人.
3.拍人帶景時,容易因為中央對焦點對焦區域較大,加上背景若反差較高,容易發生誤判移焦問題!
4.欠曝的地方,儘管ISO只有200,暗部也會有詭異的雜訊出現.
5.內閃的回電速度在棚拍快速觸發的時候,才發現回電很慢.(有無線觸發器,但在此僅止於討論內閃本身性能)
6.色調呈現偶爾會出現過於濃郁或不自然的感覺(這部分還好,純粹個人口味問題)
...(恕刪)
1.高 ISO 降躁不是 Sony 的專長,在M家時代就這樣了,拍raw自己來軟體降躁吧。
2.對焦模組Sony是小氣了點,但對焦速度慢是因為鏡頭不是超音波馬達鏡。
3.你拍的人縮太小了點,比對焦點還小的人,拍出來就算準焦也看不清楚吧?
4.欠曝+暗部=雜訊 這每一家都一樣啦!
5.都棚拍了還在用內閃?沒棚燈好歹也拿個外閃吧!就算是用內閃,棚拍又不搶拍慢一點應該沒差吧?
6.這是個人喜好,可以拍 raw 調,或是自己調整相機內的設定。
不過既然想跳 C 家就跳吧!
C 家的色調比較淡有種清新的感覺,
對焦又快別買到跑焦的鏡頭拍起來也不錯。
meridian wrote:
不神奇
跟APS就只差在景深比較淺而已
因為片幅的關係, 相同視角下FF的背景模糊圓大1.5~1.6倍
在APS難以體會到的廣角淺景深效果, 在FF就能表現的出來
全幅跟APS的差別不是只有這樣而已
在相同的畫素下
1000萬像素的全福拍攝出來的照片
跟同樣1000萬素APS拍出來的照片
畫質跟相片質感會差很多
因為同樣要擠進去這麼多感光元件
全幅晶片的每點受光面積
比起APS的受光面積會大很多
這樣就能捕捉更多光線細節與顏色變化
照片的立體感會大增
另外全幅的高ISO低雜訊可用度
也不是APS可以比的
D3跟D700的ISO3200會比D300的ISO800畫質還要好
只有這點沒法套用在A900上
A900雖然是全幅
但是高ISO的低雜訊純度跟D3或D700真的差很多
大概是影像處理晶片的軟體寫的不夠好
以上有誤請指教
daKKK wrote:這就是很弔詭的地方
至於對焦 這是我覺得SONY最差的地方
這就得看你要拍的主題 拍一般景 或是人像 其實對焦速度差一點還可以接受
要搶拍 SONY真的不行
5DII是好機 只是拿來跟A700比 不知你的考量是什麼
如果經濟許可 愈換愈好是理所當然的
若是要比畫質,A700不如5D2
但若要比對焦能力,5D2只是入門機等級
不論是A700還是50D都會比5D2好
若像我一樣,拍攝主要內容都是靜態,而且是為了取得後製影像合成的素材
那對焦能力差點沒關係,畫質與檔案大小優先於對焦能力(幾乎都是手動對焦)
所以5D2會比較適合我(可惜我等的是阿法家入門全幅機)
若是一般性質的拍攝,機身性能影響反倒比較大
因為洗照片或是縮到全螢幕觀看,畫質跟高ISO純淨度的視覺落差會縮小很多
反而APS系統還佔有便宜一大截、體積又輕便的優點
這可是每次使用都會有明顯感受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