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為什麼sony NEX的畫質會令大家這麼質疑呢?

zakkwang wrote:
純M模式的話,在同場景內,這幾個設定不太會一直動到吧


阿就....不會一直在同場景阿~

像我這種喜歡戶外活動的
ISO 常在變更
EV 也得一直調 (我是用A mode,接閃燈才會改M mode)
白平衡我倒是比較少動,頂多開閃燈會改一下....


NEX 我喜歡的是那翻轉螢幕設計
APS 轉接 135 的鏡頭也比較好用
希望有 m4/3 轉 NEX 的轉接環出現
這樣就可以不用重複投資了
好像不用在M4/3版上討論太多NEX吧
NEX介面問題有時間會驗證啦
當然對於玩家(特別是碰過單眼的)是很麻煩的 沒有許多快捷鍵跟鈕

但對大部分的正妹 這介面應該算是不錯的:P
搞不好一堆直接用智慧型場景模式拍就好:P(科技始終來自人性:P)
質疑的不是sony NEX的畫質,而是鏡頭的素質....

16mm / f2.8 MTF


18-55mm / f3.5-5.6 MTF


從MTF圖可以清楚的看到鏡頭中心及邊緣的分辨率(10線/mm和30線/mm)。

這是SONY官方網站資料,要說沒參考價值我也無話可說。

可以接受,NEX也不失為一個較為便宜輕便的選擇,對畫質要求的也可以透過轉接或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VICCHEN2006 wrote:
質疑的不是sony ...(恕刪)


所以? 看SONY的底線值中心到邊緣在12mm以後往下掉嗎?

O家ZD14-42


P家14-45


以O跟P家的圖值來說? 中心到邊緣 10mm就開始掉了

S家18-55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SKIN wrote:
所以? 看SONY...(恕刪)


幾mm往下掉應該不是重點,而是邊緣劣化的程度。

10線/30線的測試邊緣都快掉到0了(完全糊在一塊,無法辨識).....

P的14-42mm是20線/40線。

O的14-42mm是20線/60線。
VICCHEN2006 wrote:
幾mm往下掉應該不是...(恕刪)


16mm因為沒看到對照圖,不過應該是sony輸,但是變焦部分,左看右看
sony這支變焦kit鏡頭的表現都在O跟P家的kit變焦鏡頭之上,SONY太老
實了,一次畫到那麼多mm,應該學人家畫到10mm就好。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SKIN wrote:
16mm因為沒看到對...(恕刪)


O和P的 14-42mm MTF測試應該是光圈全開的數據?

S 18-55mm要縮到F8才有較好的表現,不過ISO的優勢也被抵消。

SKIN wrote:
SONY太老實了,一次畫到那麼多mm,應該學人家畫到10mm就好...(恕刪)


片幅像素有差。

S的18-55mm是10線/30線。

P的14-42mm是20線/40線。

O的14-42mm是20線/60線。
SKIN wrote:
SONY太老實了,一次畫到那麼多mm,應該學人家畫到10mm就好。


如果只畫到 10mm
那就不夠涵蓋 APS 了耶~

這樣代表這鏡頭只能拿來給 4/3 使用了


不過,有沒有這個可能性
鏡後距離在 18mm 這個範圍
MTF 表現好的就是只能到 10mm 呢?
VICCHEN2006 wrote:
質疑的不是sony NEX的畫質,而是鏡頭的素質...(恕刪)


+1, 深深覺得許多人打錯對象.
畫質也和鏡頭有很大的關係, 例如 : (NEX + Kit) VS (M4/3 + Leica 鏡頭) 能比嗎?
450 wrote:
如果只畫到 10mm...(恕刪)


也對啦!!這就是片幅之差阿,但是不畫到10至少也畫到12就好.......

MTF也只能當參考之一不能代表全部,抗耀光也看不出來,老實說我的
E-P1搭14-42MM L真慘,就等NEX上市再來試試看。反正我們是買家
不是股東,是不用去為它辯什麼,每一家都給它試試囉....

16mm軟就是軟,再調也只能提升個幾%吧...18-55mm倒是蠻看好它的c/p值


我弟也是一大早在噗浪,丟這個MTF表給我看,值說SONY應該是有偷料,我只是
覺得就看怎麼解讀囉,SONY為何可以用這麼低的價格上市.....有人要成像好,有人
要便宜貨,廠商自然會有市調去做出迎合市場的產品,市調正確當然賣的好,錯了
賠錢自然就收了,反正這科技進步的時代,隨時重新洗牌都有可能,說不定8月C
或N還是F也丟一台EVIL也說不定。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