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都對過熱問題這麼關心,索性來個過熱問題大揭密吧(多圖)!

其實對CMOS來說,50度真的算很低

絕對可以把過熱溫度設到55-60

只不過,可能會造成影像雜訊因溫度問題更明顯

但以過往的經驗,CMOS應該可以透過FW更新,對電壓微調來降低3-4度的溫度

贊成樓主的行動,不嘴炮,不討戰。 用證據說明一切。
沒想到在這邊會看到狼大~~

我是期待sony會把臨界溫度調高一點

我還在觀望的說~~

shiriliong wrote:
贊成樓主的行動,不嘴...(恕刪)

有什麼用呢,你沒看到現在只要一有用家提到諸如高速連拍,手持夜景功能,馬上就有人扔出一句“有什麼用,過熱...."搞到好像這臺機器好像都不能用來拍照似的。

真不知道如何形容這種心態。
轉貼~在觀星會那邊有人發表過5DⅡ的冷卻方法~~好像不錯用滴樣子~^^~哈

Cooled 5D MarkII
其實有沒有人想到,如果A33 A55拍片做到完全沒有限制,那麼A77和VG10找誰買
yuyu01 wrote:
轉貼~在觀星會那邊有...(恕刪)


看起來超讚的,給你個大拇指!
上面寫有防水氣凝結!有空買來試看看

P.S. 好奇為什麼他的50 f1.8上面有紅圈

更新:剛發現他價格...6000美金... 這個價格可以買Red Scarlet了威
5D2攝影文:https://bit.ly/2wTEas0
丫米佛陀~這個…這個…也太貴嚕吧~~那…那用NB的散熱片看看好嚕~@@~不知道會不會黏住拔不下來。。。

這玩意不只是外掛,這是改好的整機,直接將CMOS散熱片更換成銅材質,加大並延伸到機外,再使用致冷片降溫,文中還有提到已經移除除塵系統,並修改低通濾鏡以適合天文攝影。
下面的各式散熱加強機器也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例如移除內閃等等)

而且外掛的散熱需要輸入相當的電能提供致冷片使用,且還有溫度監測功能,所以這些已經是純粹的天文用長曝型DSLR
不錯的測試法,有數字有真相。
可是他測試的時候,有沒有裝鏡頭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