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勸敗文....用過DSLR之後現在我真的無法接受小DC的畫質...尤其是快門遲滯的問題...超不爽快的!小DC對於我來說只剩下便利性~不過現在手機相機的畫素已經夠高了所以現在便利性就交給手機了~
aoki.lin wrote:這…拿D2X跟1D Mk II來比A100的快門時滯… 其實倒不是非要拿高價位的旗艦機種和低價位的A100比,快門時滯也不是每個使用者都會在乎的功能,所以稍微慢一點,許多使用者應該不是很在乎吧?
寫的真好…看不出來,相機不是您本人的…贊…在下用了 Sony a100 一個月下來…滿意的很呢…不過,ISO400以上的雜訊,的確是Sony a100唯一的罩門不知道有沒有辦法從韌體升級做改善呢?以 Sony a100 的價位,在DSLR入門機款來看…應該是沒有敵手的…也難怪 Nikon D80這麼快就被端出來我想Canon & Nikon的壓力也蠻大吧。必竟這是Sony出的第一台DSLR而以…後面陸續再出的機種,想必應該會有更好的改進空間吧…PS. 我也好期待菜頭們的上場哦… KIT鏡真的不夠力呢…
銀牙烈虎 wrote:因為觀景窗外面的事物如果發生了變化,一眼貼緊觀景器,另一眼又緊閉著,這樣反而會因為「專注在觀景窗內的主體」而喪失了觀察觀景窗以外主體變化的機會。...(恕刪) 這段話讓我想起20幾年前買過Panasonic的VHS攝影機,只能用觀景器取景說明書有簡單的攝影教學,其中就提到眼睛貼緊觀景器取景,另一眼要張開注意週遭事物有點類似打靶時,一眼瞄準槍靶準備扣板機,另一眼必須張開看射擊後的弹著點(我一直沒學會)動態攝影時,如果只關注觀景器,那無辜的路人,可能就是畫面殺手,很多畫面可是無法NG重來結論 : 數位帶來科技的方便,類比回歸人性的溫馨(還有多少人在聽黑膠唱片呢?)PS : 有點離題,只是對上面的內容有感而發
eason wrote:話說回來,現在強調快門時滯短的傻瓜數位相機也不少,像是Casio QV-R4的快門時滯(預先對焦)為0.1秒,Ricoh G4的成績是0.14秒,這和某些消費級DSLR的成績旗鼓相當。 我現在還在用 Minolta A1 快門遲滯 0.04 秒 N 年前推出的老機種, 規格到現在還是一樣嚇人 (尤其是那個不知道要何時用的超快快門).--嚇不了我的..在 A1 倒下前嚴禁被勸敗 ~
goleogoleogogo wrote:我現在還在用 Min...(恕刪) 我本來也是用A1,可是現在向A100投降看看A100 逆光時優異的測光表現人像沒有變黑...拍攝完全不用靠技術..不用腳架..只要找到合適的景物,幾乎不用害怕拍不成功...(只有縮圖)AUTO拍攝模式曝光時間1/30秒焦距 20mm光圈 F4ISO- 125
快門時滯. 我自己是覺得有差但是只有少數題材會因為快門時滯而有差異例如街拍所以影響不大會覺得有差是因為有對照組的存在我最初進SLR系統的第一台是Minolta Alpha7我用這台只做街拍. 大概維持了半年左右. 拍了將近百捲Alpha7的機身反應速度非常快. 光是聽反光版彈起再回到定位的聲音就能理解而且不僅快. 更是準不只對焦/追焦能力卓越.閃燈控制功能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同時支援5400和5600, 同步極限1/200以下沒有預閃. 無線閃燈支援比例出力Alpha7對我而言. 一直是我手上最可信賴的機身用a7拍了半年. 我買了F828專門用來街拍F828的AF速度在DC中也是前無古人的高速還記得第一次拿到F828, 按下第一次快門才覺得奇怪怎麼沒有對焦動作....在廣角端F828的AF就是如此快速.F828是DC, 使用電子快門.其實電子快門在快門遲滯表現上是有理論上的優勢. 因為不必等反光版彈起實際使用上. 其實LCD螢幕本身顯示遲滯才是比較大的問題所以這點就算打平至於後來的D7D/D5D/A100. 這方面的表現都是同一等級算是尚可接受的程度附帶一提的是. 如果開了防手震. 快門遲滯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