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輕單眼逆襲,NEX會掃到颱風尾嗎 ?


壹貳零柒 wrote:
第一句話套用在專業單眼可行
但其他系列難用不是第一天知道...

我歷屆三台相機都是S家.......還真的不知道N家消費機種風評不好? orz


壹貳零柒 wrote:
第二句套用E接環也適用
但NEX論外接可是很強的喔,軟體補足了不少,你應該沒摸過NEX不知道NEX轉接的魅力在哪
SONY對E鏡推出的排程不疾不徐就感覺到對NEX策略似乎有所改變?

我有a200跟NEX-3,不過還真的是還沒買轉接環........(覺得價格還是太貴)
E接環的鏡頭太少太貴是一些朋友質疑的點
因為我覺得以NEX的機身能力應該值得更好的鏡頭
可是對於預算有限的人來說,要他們再額外買鏡頭是太勉強了點


壹貳零柒 wrote:
說真的現在單眼人人負擔的起
身邊接觸的人不少
就算不上網的人
購買前都會問一下有在接觸的人哪台比較好比較適合吧?!

是的您說到重點~
C/N兩家現在市占還是比較多吧? 尤其單眼領域
要買相機的人會優先詢問有單眼的朋友,而這朋友很大機率會是C/N兩家的
就我觀察"自己有在研究相機、對3C產品有興趣的人"進S家機率比較大
至於其它"靠朋友推薦的人"就對口碑很重視,大家說好的就是好
而且只要出現炮S家的言論就會附和聲四起~

fromheaven wrote:
我歷屆三台相機都是S...(恕刪)


口碑真的很重要

專業單眼領域玩C/N真的不少

就像G12在女性族群的口碑一樣...
最好各家都會有衝擊到,就算是不到削價競爭,至少能有些贈品或折扣等,對消費者是正面的。
N的這招很不錯啊.....新規格新系統

跟原本的利基完全的不衝突,剛好在DSLR跟DC之間墊了一塊不犯上,也不欺下的一條產品線

畫質表現也剛好介於DC跟DSLR之間,鏡組也剛好完整,標準變焦,望遠變焦,旅遊,餅乾,想要的都完整

那個轉接環的推出只是要釣一下原本F接環的使用者...跟SONY的做法又有點不一樣

(SONY 轉接環 是讓大家除了原本的三管外,不夠的請買alpha接環的鏡頭,話說E接環到現在怎麼還是三管)

PS:Sony日本官網三管預定發售的鏡頭都是12月,只有55-210是10月預定)

對於Nikon來說DSLR應該才是獲利的主要來源,要開拓新的市場但是又不要影響原本的市場,

有Nikon 1這種規格的東西出來,其實一點也不意外

就拿4/3系統來看....現在大家應該只記得M4/3了吧,4/3系統除了O還有點露出外,其他的.沉默好久了

要是"觀音牌"也推出無反光鏡系統,應該也會跟Nikon用同一個思維吧




AKG K240mk2 /K240s /K240DF /K240m /K240
C家應該也快出了吧~~

感覺N家這EVIL只著眼於不要打到自家單眼的思維上~

這樣的規格光CMOS還訂出比M4/3小.... 高ISO可用度看來是不可能比M4/3系統好了~

似乎沒有看見想在EVIL上競逐的企圖心...

壹貳零柒 wrote:
但NEX論外接可是很強的喔,軟體補足了不少,你應該沒摸過轉接的NEX不知道NEX轉接的魅力在哪
SONY對E鏡推出的排程不疾不徐就感覺到對NEX策略似乎有所改變?


所以SONY E鏡出得慢的原因是因為有很多老鏡可以"間接support"不足的焦段嗎?

NEX的峰值對焦的確好用,但週邊畫質不濟也是事實,假設以M鏡來說,人家GXR的M模組已經針對斜射光造成週邊畫質減損作了改善,未來NEX如果沒辦法作出相同的回應,M鏡用戶也還有另一個選擇。

鏡頭群的累積才是相機大廠鎖定用戶的最好方式。就像有人會為了Canon的L鏡讓自己成為C家忠實用戶一樣。老鏡的用戶當然是誰做的好就買誰的相機來轉接,今天別人出了比NEX更好的選擇後,就會跳槽了。

況且E接環還是有它根本性的問題存在,才會讓SONY E鏡的尺寸看起來都像罐頭一樣。SONY鏡頭出得慢,是因為要在體積和畫質上取得一個平衡,應該不是像壹貳零柒兄說的那樣,是因為有很多鏡頭可以轉接所以才不急不徐。

Willien Chen wrote:
N的這招很不錯啊.....(恕刪)

十分認同閣下的觀點
暫時只看到鏡頭外觀是一個敗北...
ybshit wrote:
NEX的峰值對焦的確好用,但週邊畫質不濟也是事實,假設以M鏡來說,人家GXR的M模組已經針對斜射光造成週邊畫質減損作了改善,未來NEX如果沒辦法作出相同的回應,M鏡用戶也還有另一個選擇。...(恕刪)


NEX 5n已經針對週邊畫質有改善。失光、像差、變形都有校正可開啟。

週邊畫質不濟到不至於,看你指哪個部份,其實轉接後,恢復正常鏡後距,沒這問題,如果有問題,別家也會有的。除非你是用那些後鏡組離感光元件非常近的鏡頭,但那也是少數而已。

kevinlai599 wrote:
Nikon沒做市調嗎?以這種感光晶片尺寸怎麼跟對手打?希望Canon不要走上同一條路啊...

我覺得P和N會用小片幅的感光元件,
主要鏡頭才可以小一點,更輕便,
產品區隔也更明確,
APS-C片幅鏡頭小不下來
只說白賊七是最會白賊的代表人物,就被刪文了...所以管理員認為正宗最會白賊的人是?...

geneliaw wrote:
NEX 5n已經針對週邊畫質有改善。失光、像差、變形都有校正可開啟。

週邊畫質不濟到不至於,看你指哪個部份,其實轉接後,恢復正常鏡後距,沒這問題,如果有問題,別家也會有的。除非你是用那些後鏡組離感光元件非常近的鏡頭,但那也是少數而已。


失光、變形的部份用軟體應能補足,像差的部份相信軟體校正的效果還是有限。

16mm那顆在5N上的表現還是很普通,也許是鏡頭的問題,鏡片口徑要再大一點才行,但體積就要犧牲掉了。

M9和GXR A12模組針對斜射光都在感光元件的設計上下了功夫,希望NEX-7也能對此有所回應,NEX-C3/5N的價格用軟體校正還說得過去,NEX-7可不能這樣搞。

畢竟擁有"少數"後鏡組突出鏡頭的用家現在多了一個選擇,而且他們也沒有E鏡的包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