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配的那顆28-70Kit,sample廣角端的表現也不算非常好,不知道有微透鏡的A7R搭起來會如何

去它的PDAF,怎麼就不出一台2.4MP又有微透鏡的呢?


Lucose wrote:
其他的 > 20mm 鏡頭其實縮光圈後都還好,靠後處理也可以減輕或完全消除。至於 10~20mm 這焦段的就只好交給現代厚重的 SLR 鏡頭來搭配了


我很努力的看了關於CV 35mm/f1.2這顆鏡頭縮光圈到f2以上相關的測試照! 感覺是非常悲情. 相較於CV 17.5mm/f0.95在m43上的表現, CV 35mm/f1.2+sony A7似乎是沒有明顯的優勢.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個人也很關注這兩個組合的差異,片幅差異的景深是無庸置疑

就銳利度而言,中心看起來更好,邊角都要縮到5.6才比較OK

比較差的就是極邊角(四個角落)大概要到8才比較理想

整體來說個人覺得優勢挺大耶...期待A7R搭VM35的表現~

DannyHwang wrote:
我很努力的看了關於C...(恕刪)
herchong wrote:
http://www.flickr.com/photos/ronscheffler/sets/72157636762872786/page1/

NICE測試~

個人覺得21mm以上可以數位修正~
12mm~21mm數位修正+縮圖倒也可以一用

DannyHwang wrote:
相較於CV 17.5mm/f0.95在m43上的表現, CV 35mm/f1.2+sony A7似乎是沒有明顯的優勢.

CV 17.5mm/f0.95+A7R裁切中央m43區塊的表現應該也是極有優勢的

DannyHwang wrote:
我很努力的看了關於C...(恕刪)


還好啦,懂後處理數位修正還是可以補償回來,再說焦外成像個人是不計較啦,除了藍天下 reddish 後處理後還會明顯外,大部分場景應該不會太討厭才是。

不過說真的,若是以 DOF 取向來說,m43是搭25mm/f0.95,但是 Sony A7 應該搭 50mm/f0.95~f/1.1 那三顆比較優,或是幾支 75mm/85mm/90mm 人像銘鏡才是首選,畢竟片幅大,標準或小望遠還是離主體很近,135mm 以上也很不錯,只是個人不喜歡太望遠導致背景壓縮太厲害,40mm~85mm 之間的大光圈鏡頭我比較愛。

VM 35mm/f1.2 這支不會是我 a7 上用來拍人像/DOF 的首選,甚至說我根本不會想買它,選 VM 40mm/f1.4 餅乾鏡還比較實用一點,f1.2/f1.4 DOF 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但重量大小差好多,省下來的錢我會想買 VM21mm/f1.8 這支比較特殊的鏡頭,拍人像還可以逼的近一點,連汗毛都一清二楚這樣。。。

個人取捨觀點而已,希望是沒得罪任何人了。。。
A7接RF廣角的問題不只是邊角色偏而已,而是連畫質都慘不忍睹,除了裁圖、縮光圈根本無法修正。現在就等Canon/Samsung能不能解決這個罩門了。
Lucose wrote:
個人取捨觀點而已,希望是沒得罪任何人了。。。


這沒啥好得罪人的, 大家不過就就事論事, 各自提提看法參考參考! 討論就是有相反意見才叫討論, 不然就是一言堂了. 況且拍照這事, 本來主觀的成份就佔很多, 沒啥對錯的, 就喜不喜歡而已, 挑自己喜歡的去買就是.

會特別提CV 35mm/f1.2, 主要是想找個大部分條件相同的對照組來比較(因為恰好本人手上有CV 17.5mm/f0.95 for m43), 也許這樣能稍微客觀點來判斷出機身進級所能得到的效益, 並不是對這鏡頭有啥特別的推崇或者其他的意思.

樓主提供的這些拷打測試照連結, 關於Leica Summilux-M 50mm f1.4 ASPH部分, 不知是拍攝的當時天氣太差還是其它因素, 相較於個人手上的CV 25mm/f0.95使用的印象, 也是不太能有很強烈的勾起購買A7的吸引力的.

我想還是等到更多人入手, 提供更棒的拍攝樣本, 那時在來下結論可能會準確些, 通常相機剛出來時解毒照總是比放毒照多了些.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Lucose wrote:
還好啦,懂後處理數位...(恕刪)


35/1.2跟40/1.4的成像水準差挺多的,不是單純規格上看起來的小差距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DXO要是能出個老鏡自動修正檔軟體可能會賣翻
A7如果夠紅應該有廠商動這個腦筋吧
ZephyrWu wrote:
比起 A7 ,A7R 是多了這個設計(恕刪)


cchangg wrote:
A7 沒有微透鏡校正斜射光。(恕刪)


基本上目前相機使用的大型CIS都是有microlens的
(或者SONY的外星科技真的已經練到可以不用microlens一樣維持高感光度、開口率!?)
如果可以沒有microlens提高開口率,也就不用搞那個offset了
事實上很多國外網友也再問A7到底有沒有用到這個微透鏡偏移的佈局
相關討論不少
http://www.dpreview.com/forums/post/52351544
http://www.dpreview.com/forums/thread/3562315
因為原廠網頁把那個微透鏡偏移的說明放在A7R下面
不過在Sony rumor和CNET網站都有提到兩者都有採用微透鏡偏移的斜射光補償機制
至於實際狀況如何,可能得問SONY或者等Chipworks去拍SEM才能知道了

===============================================================================================

剛剛SONY Rumor發了一篇新的說明
宣稱A7的微透鏡並沒有像A7R一樣有周邊偏移的設計
來源參考SONY RUMO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