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SLT系列有機身防手震35mm+1/60+高ISO真的在搞笑
但看完這麼多的不滿
我在想
大家是想要哪個模式?
使用A模式,卻電腦知道你現在要多少快門值(還有人要快有人要慢)
使用S模式,卻要電腦知道你要淺景深
那家的快門先決和光圈先決這麼聰明?
用Auto模式卻說,買單眼還用Auto,去買數位相機就好啦
忘了說Sony的Auto基本是 1/160 F4 EV+-0最低ISO
我前幾頁回覆都是我自己實驗出來的
Sony的測光邏輯概念就是這樣
不去了解機器特性加以利用
在那嫌機器笨
Sony去反光後LV模擬強
M模式馬上調你馬上就知道大約結果
有這麼方便模式不用
在那嫌模式不聰明
那用手動機全自己調自己算測光的人
該嫌什麼?自己多此一舉買台全手動的?
lml640707 wrote:
很多人因為沒用過A7...(恕刪)
請教是那幾台?
M+auto-iso+曝光補償,並不是什麼多突出,NIKON也是同樣這樣設計用很久。
像Penatx是把這個獨立為 TAV模式。
A模式可以自設快門限制+AUTO-ISO和M模式+AUTO-ISO,兩者是不一樣想法。
在光亮環境下,例如使用MP100mm鏡頭時候,若景深會不斷變動而改動光圈,那使用M模式可能會遇到快門設定問題,可能在亮即使ISO=100時候,在亮地方要飆到1/2000秒才不會過曝。
這種情況下,A模式+AUTO-ISO+最慢快門限制是好用許多。
再選單內增設一個最慢快門限制並不會妨礙整個大體設計,特別是對於那些使用非自家卡口鏡頭的人來說,這樣才會好用,而且也不是每次使用都需要去改。
這些設計都只是在原本架構上,讓機器更便利好用,而且也相當多家也都慢慢在改變內部設計。
像canon以前也沒有,在1dx後面就新增加最慢快門限制
poiu0351 wrote:
使用A模式,卻電腦知道你現在要多少快門值(還有人要快有人要慢)
就是因為電腦不知道所以能自訂才方便啊
poiu0351 wrote:
M模式馬上調你馬上就知道大約結果
有這麼方便模式不用
在那嫌模式不聰明
但方便性還是遠不及 A模式+自定安全快門
lml640707 wrote:
很多人因為沒用過A7
所以會有這種想法
要知道設定快門下限是某龍頭廠因為在M模下不能曝光補償
不得以要讓A模下可以保持快門速度
所搞出的搞笑功能
任何功能對不了解的人來說的確是搞笑功能
但對懂得應用的人來說就很實用啦~
lml640707 wrote:
想同時顧快門跟光圈
當然要用M模式
A7的M模式可以做曝光補償+Autoiso
又有四轉盤可以同時對應快門光圈曝光補償iso
直接撥轉盤比進選單設啥設定快門下限強多了
當然沒有必要多搞個設快門下限功能
這招當ISO降到最低時 不會拉高快門避免過曝
方便性還是遠不及 A模式+自定安全快門
umax wrote:
我很討厭A模式,因為自動判定太暗要+EV,加了忘記調回等等太亮又要減
乾脆用EVF、LV的優勢直接M模式小調整還比較快
A模調個EV就嫌麻煩 卻能接受M模式 這邏輯挺詭異的...
umax wrote:
雖然說內建快門限度是不錯,但若要這樣就,跟全自動快差不多了= =
都用單眼了別這麼懶,更何況有三轉盤讓你用,別浪費了
也許你認為人應該屈就機器
而我是認為設備本來就該按著人的需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