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視準焦、非常擔心微震,是否購買SONY的無反系統比較一勞永逸?

個人使用經驗是不要...

sony對焦系統還是大輸 N C
集中集中再集中

minger wrote:
個人使用經驗是不要...
sony對焦系統還是大輸 N C


輸N是有....但是輸C....你有用過Canon嗎?
5D3以前的機種..老實說...只有中央點準焦
我有過450D,50D,60D....全都只有中央是準的
連60D都很可憐的只有中央8成準

比速度可能SONY慢一點..但比準焦..5N後的機種至A7..全都完勝Canon 5D3前的機種
要Canon準的..請買5D3以後且是更高階的機種...

再來說輸N...其實SONY與N家對焦都差不多準,但輸就輸在速度..

SONY說真的不是不好,只是不夠好
不夠好到能推翻大家對他的既定印象....
再來就是操控與支援度

沒有完美的系統,只有相對於你最佳使用的系統與使用方式
只有你用過Canon?
那不是笑話了

bikevts wrote:
輸N是有....但是...(恕刪)
集中集中再集中
bikevts wrote:
輸N是有....但是...(恕刪)


5D2也是萬年九點對焦系統,很多婚攝也是拿5D2拍出許多大作,所以相機還是要看人使用。

6D大樓樓主拿6d追焦追的嚇嚇叫,拍照也不只使用中央點,把6D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相機後面的腦袋比較重要。

至於樓主的1.2.的問題,這完全是新手的疑慮! 因為這種問題,老手知道克服的方法,所以老手自然沒有這種疑慮!

3. SONY在錄影這塊比較肯給

4.FE鏡頭目前確實不多,而且都要吃G配蔡,自然比較貴

小葉叔叔 wrote:
1.任何對焦模式
都存在著失焦的可能
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相機廠
敢說自己的對焦快狠準
更別提對應的鏡頭眾多
失焦的機率通通都存在
如果是準焦控
請提升自己的攝影技巧
多多使用泛焦攝影
可以提高張張準焦的可能性


針對樓主需求,他要求的準焦程度是1:1的每個畫素,因此泛焦大多不管用的,用l:1的預覽方式手動微調才是好的方法。


2.A-要避免單眼反光鏡微震
請拉高快門速度
B-無反有快門簾
不拉高快門速度一樣會有微震


以我使用A7R的經驗,當我架在穩固的腳架上,使用APO-SONNAR 135/2測試,快門低於2秒都沒有察覺到微震的問題,影像品質相當良好。我認為與其擔心快門微震,遠不如手震影響。


7.不要說鏡頭能不能解放感光元件
要問你自己
你能把相機的優點發揮到甚麼境界


以我的經驗,A7R這樣的畫素密度確實對許多鏡頭是一種考驗,傳統許多鏡頭設計是針對放大到8*10的標準,所以當放大到24吋,很多鏡頭就會解析度不足。這是產品設計標準問題,需要多加測試來確認。
前一陣子我測試了1930的蔡司SONNAR 135/4,解象力是符合A7R標準的,所以市面上還是有許多平價但高品質的鏡頭,需要多加測試比較,找出自己合用的。

總之,我認為樓主需求很明確,A7應該是適合他的,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GanNiLauMu wrote: 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腦袋論是否說到...(恕刪)

沒辦法,看不慣鍵盤攝影大師

看不慣只有宗教式的論點


還有感謝來點我文章,不過我沒點你的

樓主應該不需要鍵盤大師指點

回重點,無反基本上也沒有反光鏡可以微震,如果怕快門震動,應該就a7s的電子快門就完美了

鏡頭上也有北港香爐之稱,免煩惱,除非一定要sony鏡頭
我覺得樓主多慮了
如果是拍動態
比方室內的小孩
快門多在1/200以上
低於1/200
對DSLR而言人震/手震的影響遠高於反光鏡震動
如果是靜態
開LV即可克服反光鏡微震及准焦問題

我自己有A7和5D2
我覺得要比較A7跟6D的差異
還是應該回到兩者本質上
也就是微單天生的體積優勢 VS DSLR天生的追焦能力
何者是自己比較重視的
就像這張我用400D+50/1.8拍的照片
我覺得即使用微單對焦最強的Panasonic都不見得拍得下來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一、對比對焦不一定準,我不知道大家為什麼會有這種概念,
不過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手動對焦下LV對焦一定準焦才對
關於這點可以參考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3237609

雖然對比對焦的速度已經很快速了,
但是對於什麼題材都要拍的人,只要用過相位對焦,
很難不去參考相位對焦系統。
畢竟孩子如果要參加運動會,寵物在外面盡情奔跑,
中央點對焦馬上完成構圖(都中央點求快了還構啥圖)即拍即中的感覺,
真的會讓人覺得銀子沒有白花。

只拍風景、人像確實就不必考慮了,一般場合的對焦速度跟相位差距甚微。
想兩者兼具,SONY的A77m2買下去就對了。

二、微震方面:
覺得反光鏡的因素應該不是重大的理由啦,
反而是A7R那種因為高畫素造成的「可察覺微震」,
比反光鏡的影響還來的重大。

畢竟一般靜態拍攝,腳架穩不穩跟手感穩不穩影響還比較大,
一般日間最少AUTO也會給予1/60秒的快門參數,
幾乎可以摒除反光鏡微震問題。
如果必須用到1/20以下,如室內、夜間拍攝,
要求畫質的人必然會架起腳架因應,
求快的人也會開啟高ISO因應。

再說了,要是想打鳥的話,
自然也會研究如何避免微震效應,
光是為了長焦段的腳架選擇(連腳架要不要有中柱也能吵),
跟鏡頭機身搭配起來的對焦、追焦速度就有得折磨了,
反光鏡預鎖之類的問題,相較之下自然都是些小問題了。

所以不管是單反還是無反,
微震主要還是要把問題拆開來看,
反光鏡的效應沒那麼嚴重。
反而有人就是喜歡啪啪啪的聲音而選單反,
我超愛偷拍的所以喜歡無反,
這也是另類的考量點


三、錄影方面,似乎SONY佔絕對優勢?
沒研究,依口碑似乎是這樣沒錯。

四、SONY可選擇鏡頭又少又貴
鏡頭確實少,副廠鏡也是看市場狀況最後才出SONY版的
不過貴不貴還是看自己心目中的「畫質/成本比」,
這點任何一家的鏡頭都是這樣。

五、A7有光暈災情...已經到了可接受程度的邊緣了
SONY前陣子常常推出俗又大碗的機身,
常常越級打怪寵壞消費者,
但就算是個人出於對SONY的熱愛,
也建議絕對不要考慮A7,那是重大瑕疵,
日間拍攝連耀光跟光暈都讓人分不清楚了,
怎麼可以接受這樣的產品。
當你夜間拍攝,辛辛苦苦架好腳架,手動對焦,
考慮完ISO跟快門光圈數值,甚至想著要不要有星芒,
這些都想好了,等人家拍完,你卻因為有「飛碟光暈」,還要喬角度重拍,移動腳架重新對焦,
一張如果要曝光個20秒,整體時間大概要花上一分鐘,
那麼我們要喬幾張角度,花多少的時間,才能拍到一張自己要的,
或者只是想拍一張「跟別人一樣的,卻耗掉幾倍的時間成本」

個人誠摯建議,不要選A7,除非這一點真的真正「到了可接受程度」。
寧願讓SONY寵壞消費者,也不能讓消費者寵壞SONY!

六、A7S畫素太少不考慮,A7R六萬一比A7四萬三貴了一截...
我也有畫素迷思,所以對於這一點非常的認同

最後的問題,關於反光鏡移焦跟微震這一點,微震部分已經說明過了,
反光鏡移焦則是另外一個無解的問題跟迷思。
反光鏡它是一個成熟的系統,存在時間已經很久,
固然無反是一個治本的方法,但是單反機身存在著反光鏡這麼長的一段時間,
難道都沒有解決方案?
當然會有,但這些方案都不是單純使用者想要深入了解的,
使用者只在意廠商你問題解決了沒。
但是眾多方法就是只能治標,無法治本,包含SONY半透鏡的出現也是一樣治標不治本,
但是我們真的有必要去深入了解反光鏡移焦的問題嗎?
不用,我們只需要上網看看,某副廠鏡頭對應某機身是不是有什麼重大移焦災情出現,
不然就是只買原廠鏡就好,會有比較高的支援與優化。
真的想衝第一當白老鼠,也需要做點功課去了解該系列的鏡頭是不是對某家機身特別容易「卡到陰」。

那為什麼單反的使用者就要這麼麻煩做這種功課?
其實當我們買鏡頭時要做的功課,不論單反還是無反,不是都差不多嗎?
有時候還要逼迫自己看那個什麼MTF有的沒的,
功課都做到這邊了,稍微看看有沒有移焦的災情,其實不會影響多少時間成本的。
假設自己是拍飛羽跟追焦題材的,一個快速的對焦系統能省下的時間,
絕對比當初作移焦災情調查的時間來得還多。
另外,反光鏡系統的機身,從好好的一台用到會移焦,
假設快門數是兩萬好了,非職業級的人不會天天拍,
粗估使用時間是兩年的話(剛好很雪特的過保),
說不定剛好就想換機身了,連送修都不一定會送。(當然這種邏輯推論是個人的一廂情願)

至於準不準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方面無反的LV對焦真的就是單反永遠的痛了,
是假對焦或真對焦,無反LV一目了然,高下立判。
不過拍人像若沒放大檢視,無反LV的假對焦也可以讓人很痛的.......
就是看LV小小螢幕的縮圖好像是合焦的,其實放大檢視才發現自動對焦對到的是後面兩公尺左右的背景,
景深範圍太近,被相機的假對焦騙了)
例如以下兩圖,就是放大看了才知道誰是假對焦的範例:
對照4-失焦 by Lazy106, on Flickr
對照4-準焦 by Lazy106, on Flickr


P.S.單就樓主所提出的兩台相機,我不推A7,也沒提到6D,我根本是來製造混亂的
lazy106 wrote:
單就樓主所提出的兩台相機,我不推A7,也沒提到6D,我根本是來製造混亂的...(恕刪)


是阿,你根本是來亂的,好歹給樓主推薦改買 1DX 啊...


ccpc wrote:
是阿,你根本是來亂的,好歹給樓主推薦改買 1DX 啊..(恕刪)


+1 比較過才知道,原來想要對焦快狠準那麼難
如果真要拍國家地理頻道等級的照片,一般人不用機皇會很困難...

有次運動會跟朋友借5D3拍小孩,結果張張不準焦,但他拍的張張準
訣竅是要預估畫面,如果想靠AF-C或連拍不如買樂透比較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