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ishinaba wrote:搞錯了吧~E環才能轉接其它家的鏡頭只要你能想到~都可以轉接,包含電影鏡 他沒說錯 , 他是說 GM 相當於把轉接環做在 "鏡"身了如此 GM 已成為專屬 E mount跟 E mount 的北港香爐不衝突 ~但如此一來 sony 更加確立了 E mount 往專業領域發展A9 的輪廓大概就是 E mount A body 吧至於 A lens , 只希望 Sony 能出 LA-EAx 更換強力的對焦模組延續下去不然真的成為時代的眼淚
kuobba003 wrote:他沒說錯 , 他是...(恕刪) 不對!雖然我們可以一個光學設計兩種系統使用,但是向來是短卡口的鏡頭會長瘦,長卡口短胖,這樣才可以保持鏡後距一樣。leica 90/2.0 APO Asph.分別同樣設計作在無反leica-M系統與有反leica-R系統leica R(47)-M(27.8)=19.2mm,也就是兩個系統後玉到鏡尾差需要19.2mm但是GM鏡頭是怎樣?sony A (44.5)-E(18)=26.5,也就是至少需要26.5GM 85/1.4可以看到鏡後距很短,沒有太大可能性用在Alpha卡口。再來比較變焦鏡GM 24-70/2.8ZA 24--70/4 ZA 24-70/2.8C 24-70/2.8L二N 24-70/2.8G可以發現SLR變焦鏡本身都是很貼緊鏡尾,可以看到光學設計是相當緊迫,無反這裡就顯現還有相當空間,但是這樣鏡尾距離,恐怕是不太足夠做為鏡後距使用。望遠變焦鏡則是這裡面最有可能,因為本身望遠鏡頭因為焦距關係,就算SLR鏡後距空間還很大。GM 70-200/2.8SONY 70-200/2.8 GN 70-200/2.8G
diffusionless wrote:雖然我們可以一個光學設計兩種系統使用...(恕刪) d大開講,受教了...看來GM2470與SONY原有的2顆2470光學設計大不相同,不知您認為這樣有何優缺點?另,SONY所強調此鏡的高解析與迷人散景,不知就您看來,是否真有優異之處?還是宣傳意味超過實際?
剛剛特地把GM2470跟C、N、S(A環)的3顆同等級鏡皇比較一下:論定價67980,比NIKON 2015上市的2470E便宜4千,比CANON 2012年上市的2470二代貴5千(不過這顆現在降到6萬以下了),比2015年的ZA貴1千,若這顆真的如SONY所講的那麼優異,那麼定價也還算OK,至少不是最貴的。論體積重量,濾鏡口徑C、N、GM都是82MM口徑,ZA則是77稍細。長度的話,N154.5、C113、ZA111、GM136。重量N1070、C805(怎麼這麼輕?)、ZA974、GM886,大小是比N小,比C、ZA大,重量則是比C、ZA輕。看來短鏡後聚在這個地方沒有特別佔優勢。不管怎麼樣,這顆在SONY,是售價僅次於SAL70200G2的變焦鏡,是否有足夠的資格被稱之為「鏡皇」?能夠與其他家的鏡皇一戰甚至超越?實在是令人好奇啊!(而且現在透過轉接,C家鏡頭已經有不下於S家原廠鏡頭的對焦速度了,那個價差,也足以買一顆天工3代了)
wjm57718 wrote:剛剛特地把GM2470...(恕刪) 我不認為轉接天工三會有原廠鏡的穩定度AF-C追焦一直是各家轉接環的痛處還有時不時的當機現象、眼控追焦都是問題在含轉接環價差不大的情況下不建議去當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