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OLLA~ wrote:
(恕刪)


SONY SEL1655 在各大鏡頭評測已經被列為APSC變焦鏡皇等級
Arthur R SONY 1655 VS Sigma Trio
Gordon SEL1655 review
Christopher Frost SEL1655 review


展場實拍(JPEG直出 無修)
SEL18200
30mm F4.5

90mm F5.6

100mm F5.6

200mm F6.3


SEL1670
50mm F4

24mm F5

35mm F5

35mm F5


跟上面的SEL1655相較 不知大大覺得如何?(都是手持JPEG直出無修)
小弟自己放大看是覺得三支變焦鏡畫質差異很大
(附帶一提:SEL18200自己測試望遠端100mm以上其實失敗率很高
一方面是望遠端不提高快門 會造成手震 ISO太高雜訊會高 光圈不縮會太軟
同樣情況也會發生在SEL55210...所以這焦段沒有大光圈
即使有OSS在室內展場其實也很難用
更不用說70端以後光圈全開超軟 縮光圈很軟的痛點
不過大大一開始似乎目標是旅遊鏡偏望遠鏡 所以小弟不好提SEL1655 G
不過可以等等看今年應該還會有APSC新鏡上市

總歸 如果覺得SEL1655 G太貴
展場記得帶上S16 S30 S56 !
~COROLLA~ wrote:
感謝各位的分析。謝謝
如24-240
跟18-135
要如何取捨?


旅遊鏡頭首重焦段

在APS-C上面18-135比較好
如果你已打算升級到A7III,那建議買24-240

魚與熊掌不能兼得
(除非有18-200 FF這樣的旅遊鏡)
~COROLLA~ wrote:
如果改到了室內展場,或是陰暗的天氣時。
70200G F4 。光圈部分沒有加分嗎?...(恕刪)


70200G的特殊性在「內變焦型、恒定光圈」長度固定,防塵、防水較一般鏡佳。而解像的好壞,在MTF的曲線之表現,這SEL70200G的大約與SEL24240的相當而已。

MTF是官方的公告,也就一個鏡頭解像水準如何的全釋,它是由儀表量測的真科學數據之結果。然拍出的圖片、評測與後製而出的結果,是個人的腦袋行為技巧之生,所以圖片的全釋都會是MTF不變但都會因人而變,也就是一個相同的MTF水準PK不同的腦袋之差異。

若想要有70200G的那一特徵,建議乾脆腰帶緊縮點改用SEL70200GM都有,而光圈更大之外,還可加上SEL14TC、SEL20TC來增距,以再得有一把等效的SEL100400GM而毫不遜色,也如得有70、85、90、100、135、150、200mm等7管大光圈的頂級GM定焦,又其光圈是少有的11葉片者在散景上可更柔和自然而美好。至於要求靠用大光得有較低ISO的好品質,都難有加用閃灯所得的好。不然的話,那還是用較便宜而實用、更廣用的SEL24240吧!
AbdA wrote:
70200G的特殊性...(恕刪)



18200LE 跟18135
畫質落差很大嗎?
~COROLLA~ wrote:
18200LE 跟18135...(恕刪)

我用過18200LE, 長焦部份很鬆軟,
觀景窗內即可察覺, 不用在電腦放大看.
用不到一個月忍無可忍就認賠殺出,
18200LE比18200差, 請務必遠離它,
只是個為了將18200做得輕巧的妥協物.

18135除了廣角端有兩側修正較大的現象外,
其他焦段全焦段畫質一致的優秀.
即便如此, 廣角端的中央畫質也同樣優秀.
它與18200LE在畫質上是不同世代的鏡頭,
兩支給我挑的話, 秒選18135, 毫無懸念.
~COROLLA~ wrote:
18200LE 跟18135...(恕刪)

為何到現在還不會去比看MTF特性曲線呢?

不是已說的很清楚,雖有MTF的不同,但也都會因後生之後腦袋不同再變一次的!

還有不是開題也講說要拍動物,那也講明要焦距越大的才好管用,這焦距小要靠近接難度高喔!

而要較廣用,就是要能廣又能遠的鏡頭嘛。
AbdA wrote:
為何到現在還不會去比...(恕刪)


謝謝您的建議!
辛苦您了!
我只是想多聽聽其他人的想法,建議罷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