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3在貢寮龍門公園的「呆呆鳥」(待察明)Sony α7R5 & SEL400GM+SEL20TC(手持Open APS-C,台面為橫轉直再轉橫裁切圖,點按彈出為APS-C原框圖。)其在LR「清晰度」-30(不是銳利度),以代替代除躁,要看更多在「SONY大砲俱樂部」 再以手機銀幕放大擷取看鳥頭:編按:察到叫……「田鷚」,為冬候鳥。
分享一下錄影會變成的焦段 A7R5 1.24 1.1 1.5 8K or 4K50/60P Active Stadyshot S35 16 20 22 24 20 25 27 30 24 30 33 36 28 35 38 42 30 37 41 45 35 43 48 53 50 62 68 75
14gm feat. Barbados小小的心得體積變大不方便攜帶。螢幕與EVF太過鮮豔,非所見即所得對拍jpg指出的人來說會有困擾。防手震看焦段大約2-4級而已4軸翻轉螢幕方便人眼對焦真的對到眼珠而不是和以前一樣對到眼睫毛
紫色麒麟 wrote:其實我關掉ai 检测,感觉对焦有快一眯眯,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不過對焦就是對到最靠近的物體,如鼻頭。。。 繼續(有試一試嗎?)前一說明在此URL: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6300008&p=49#86397744我早有說到微控,都用「分時系統」在處理每一時間發生的事件,也就是早固定好每秒要處理的所有事件。而必要有更長時間者,就繼續加長累繼到完成(如曝光),才不會因專注處理單一事件不管或說延宕其它必要的處理。其中重要的、不能失漏的,就會以「中斷」來優先處理,然還有分等級,如再來個優先順序與唯一優先者。以相機言有開放的,應該是按下快門拍攝最優先。然還有所謂的「多工」、「多處理緒」(多執行緒)在並行工作,即一個系統不止有「單一處理緒」。這以a7R5言,表面上有雙BIONZ XR處理器,後台還有一部類PC(個人電腦)及又有新單元「AI處理器」等等,可說比誰都還能處理更繁重的拍照事務。我說對焦不穩、關閉AI影像識別……,由以上簡要述明,已不關它可處理對焦的快慢了。主要在目前的眼瞳、顏像識別精確度還不行,即在「標的」外一有較多雜物時,就會到處亂鎖焦,既使已用固定對焦區鎖好,也會連拍後脫焦迷失,又會在光源較低之下(如約低於-1EV以下)更會緩慢不穩定。所以我只用單純的「追蹤」功能,可自己先去鎖好固定區域,因已被限定對焦區域,就可較不受週邊雜物的影響,相對之下就可穩健多多,但還是怕光源不足之下,一有追瞄運行也是會脫焦而去。
承上,稍再補述一下……1.基本上它就是一台很強勁的所謂的工業級工具機之專用「平台」(工作站),有很強的多工性能與處理速度,其靈活性不該會有「漏賽」之時,唯有調控者(設計者)的問題(或說疏忽、團隊不同,與刻意搞爛點來區分產品等級)。2.若有不順、失漏或失控,一般上是調理上出錯問題,所以才會有Debug一詞。3.前台(Dual BIONZ XR)、後台(類PC),其跑的程式語言是不同的:a.它的BIONZ XR處理器,使用的程式語言,應該是Sony獨家設計,而屬最低階的「組合語言」,若沒公開「指令集」就只有Sony自己會用(這種語言每一系列處理器都是不同、無法共通),也才能完全掌控相機一切作為。b.它的「類PC」,就如我們家用的個人電腦,跑UNIX O.S.這是用高階語言去寫,開放性的大家都可用、可改,然有規定要公布。其在這相機上主要負責---除主系統管理的拍攝核心電機驅動、按鍵與諸Sensor外,之其它一切的輸出入管理,如影像在Buffer與記憶卡間的存取、圖片影片的編碼優化與顯示器顯像的秀出,及對外部的通信連結溝通等等。
妖狐藍風 wrote:昨天我姐姐去上sony...(恕刪) 我嫁了二個女兒時,都跟親家講,他們小倆口要怎麽過生活,我們只要眼不見為淨即可,就不會有什麼婆媳間的問題。所以目前採用關閉,反而會好的多,而我是從a9開始就都如此用,只有興趣來潮玩一玩,不然追焦都是只用較單純的「追蹤」,去鎖定固定的區域,如打魚鷹都鎖頭,這在飛行中任牠如何變換姿態,頭都會很恆定會在,如果鎖翅膀一縮翅不見了,就會馬上進入迷焦,大喊「鳥呢」。
AbdA wrote:不然追焦都是只用較單純的「追蹤」,去鎖定固定的區域,如打魚鷹都鎖頭,這在飛行中任牠如何變換姿態,頭都會很恆定會在,如果鎖翅膀一縮翅不見了,就會馬上進入迷焦 就是因為會這樣才要AI輔助,不然目前使用的物體辨識都做得不錯,就差特徵消失時能不能持續追蹤,這就要靠AI,偏偏依你的測試證明SONY用的AI經不起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