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分享] Sony A100 和我的Minolta

charlie.chu wrote:
對不起,再請問一下!
如果硬是要選一支出來的話(假設價錢差異在2000以內),
大大會建議買原廠SONY(Minolta)的18-200mm,
還是Tamron的18-200mm?
謝謝不吝解答!)


Tamron 18-200阿....什麼都好. 但是那個塑膠接環我個人實在不太能接受 orz
原廠的我倒是一直沒見過本體
畫質表現的話....應該是一樣

mokap wrote:
也來貢獻一下Kit鏡...(恕刪)


有高手出現!!!!

肆捌零歐姆 wrote:
也來分享一下alph...(恕刪)


之前就聽說你那裡有一位正妹....看來傳言果然不虛....

銳利度很ok阿....這kit鏡....難不成因為品管的關係. 個體差異很大?

coconot wrote:
淺淺的景深加上濃濃的...(恕刪)


Minolta 散景漂亮的鏡頭不少
100macro個人覺得是其中之一
不過奶油這個詞現在有點敏感阿
只要抬頭一看就是天空

所以從這份工作開始到現在. 經常都在拍天空
而今年的好天氣日子也不少

SIGMA 10-20



24/2.8



話說這隻10-20其實剛入手的時候還不太會用
不過現在已經是我出門必備的鏡頭之一了
它的表現. 尤其在變形控制和銳利度.
我非常的滿意
大家好, 小弟也是剛買A100+18-70 kit不到一個月的DSLR入門新手
放幾張拙作, 順便有幾個問題想請問一下

拙作 (解毒照.....)






原圖(10M, fine JPEG)縮小到640, 之後用photoimpact加過一次銳利, 無其他後製

想問的是18-70這隻kit鏡的解析力
下面是上面有橋那張的原圖裁切640, 沒有做過調整

對焦點在橋中間, 這是旁邊一些的畫質, 雖然說在買之前就知道這隻kit不銳利
但這好像有點太不銳利了...
節錄一部分的EXIF(我還不會放....) 24mm, F8, 1/25, ISO100

是我那邊沒弄對嗎? 還是Kit就是這樣了?

另外一個就是, A100的中心對焦點, 是不是對焦物一定要比那個中心那個框框大上一些
因為有時候對一些小東西, 常會對不到, 或是要多對幾次才會有合焦指示
不好意思這個問題有點難形容, 希望大家能懂.....

感謝大家
jerris wrote:
大家好, 小弟也是剛...(恕刪)

你拍的很美呀~這是哪裡阿?

Y白 wrote:

你拍的很美呀~這是那裡阿?


日本京都一個叫高雄的區域, 也被稱作"三尾"
很漂亮的一個地方, 但交通比較不便
jerris wrote:
日本京都一個叫高雄的...(恕刪)


前兩天日本報導有推濾鏡拍楓葉

可以參考
你的快門是1/25 樹葉不清楚可能是風的問題!


文包 wrote:
Tamron 18-200...(恕刪)

SONY的18-200 也是塑膠的
兩家都是一樣的東西..所以我才挑SIGMA 18-200
看了一下
dc.watch這篇是介紹kenko的色溫濾鏡用於楓葉題材

當然
透過DSLR的白平衡調整你可以得到一樣的結果(文章裡面提的. 不是我說的)
不過如果要即時從觀景窗裡看到修正後的結果. 就可以考慮裝色溫濾鏡
日本這些專業攝影雜誌的編輯. 各個都是幾十年的老手
他們懂得廣度和深度已經遠超過我的認知範圍了

這裡使用的是偏暖色系的濾鏡
目的在突顯楓葉的黃紅
當然
也可以設定成陰天白平衡
兩者意思是類似的
(文章最後一段說的)


其實
拍攝草和樹葉的題材
CPL是比較會用到的
用於阻擋葉面的陽光反射. 使葉面的發色更純
呵呵... 先謝謝earl258跟文包大大的建議, 只是濾鏡的部分, 等我有第二隻鏡頭之後再說吧...

我自己倒是忘了當時的快門算是比較慢這件事...
關於模糊的問題,其實也許是我對DSLR的期望有一些些太高了吧 呵呵





跟之前一樣原圖縮到640, 加一次銳利
我也再來分享一張18-70 Kit 鏡的藍天白雲照. 發現不裝CPL更藍.



對了, 請問各位大大, 我發現我的阿花拍紅色的都會非常的....爆炸...
看下圖就知道, 不知道各位大大是否也是會這樣? 有什麼半法解決呢?

阿花 + 18-70 kit.


阿花 + Minolta AF 50mm f1.7


阿花 + Sigma 18-200


不管鏡頭, 似乎紅色都會太艷, 艷到細節都不見掉, 且有點假的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