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說 NEX 機身的缺點吧

yuxian wrote:
我說的是維持原本介面...(恕刪)


出個雙介面真的是個好決定! 還不錯的感覺。

可是最重要的就是過熱、高耗電,這兩大缺點...
我不是正義人士 我會以暴制暴
再加:
1.沒有 AE-L 也是一個缺點
2.閃燈座非標準
yuxian wrote:
我說的是維持原本介面,但可另外依照需求切換到"專業"介面
我想這應該跟你要的需求並無衝突才對

喔?這倒是個不錯的好主意~
專有名詞只是嚇人用的!令人感動的畫面和用語,才是最真實的
沒熱薛... 好似缺條腿........
快門延遲久... 好似老人癡呆....
ed3458 wrote:
有個很大的缺點是……...(恕刪)


跟其他人一樣強烈建議你檢討自己...
Parzival wrote:
這有...(恕刪)


讓你可以直接 M 模式點測...
Cudacke Dees wrote:
讓你可以直接 M 模式點測......(恕刪)




我笑了...
現在再說誰對誰錯也沒用:如果真有不對:只因我們愛的太深.
yuxian wrote:
我認為的缺點只有一個,介面太DC化
如果可以設計切換到專業模式,讓設定更可以自訂跟快速...(恕刪)

+1
其它耗電、過熱...都跟成像品質、便利性無關
但NEX的介面根本一整個DC,個別參數不可分開存,...差DSLR太遠
連基本的ISO不可即時調整,比很多DC的介面還差

雖近拍不行,但仍不失為隨身好機。
沒有 AEL 真的是很麻煩,有些光線狀況就是非得用點測不可,有時候只能用 +-EV 來頂一下。

還有沒有 ISO 快速切換鍵,有時候室內外跑來跑去或是想試多點組合的時候,有些不便。

SONY 應該是以「進階的傻瓜」或是「DSLR 擁有者的隨身機」這樣的思維去設計,不過這兩個功能能加進去的話會更好。
個人覺得的小缺點~

1. 閃燈沒有推出熱靴座或是轉接熱靴座的套件

2. 選單比較沒那麼方便, 尤其是ISO , AWB (不過10月中升版應該可以解)

3. 錄影都是用最大光圈, 無法調整, 還有錄影無法拍照

4. A模式等可以設定對焦點/如中心點, 彈性定點, 一旦切換到防止移動模糊/SCN/I智慧模式, 對焦點會變成寬自動
很容易對到不是想要的對焦點, 這點覺得最不方便

5. 選擇防止移動模糊之後好像不能更改光圈值, 很不方便

不過他還是一台好用的機子...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