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ton_ wrote:
最近$ONY α 100的文章,會不會有很多$公司的業務來po或回文的!?
其實,$ONY的高檔定焦鏡的價位都比N家與C家貴…
焦段不是一樣就得賣差不多的價錢
如果這麼說,Leica 50/1.4也應該賣 3000台幣
光學品質呢?
tonton_ wrote:
而且鏡頭的光學優越性,N家與C家都受到歷史肯定了!
不知道消費電子商品起家的$ONY在專業光學領域會有多好的表現!
SONY的鏡頭來自於收購以往的Minolta和Konica
Minolta和Konica在相機發展史上的突破和重要性可能還略高於N與C
tonton_ wrote:
而且買N家與C家的鏡頭,也可以使用在底片機…
而$家的鏡頭敗下去,用途會有多廣呢?
新款N家的DX, C家的EF-S在底片機也會有成像圈
Sony推出的二十一支鏡頭只有四支數位鏡會在底片機上有成像圈
重點是,現在底片機幾乎全面停産
應該是在問數位135片幅機吧
tonton_ wrote:
這也是要想想的…
N家與C家才是相機的王道呀!
當你這麼認為的時候,
Leica和Zeiss在相機領域的成就又在那裏呢?
所謂的半導體設備就是如台積電、力晶、三星等等做dram、晶圓的。
半導體設備是精密工作機台,需要極精密的光學。
現在台韓的半導體大廠設備都是從美、日、歐進口,一個設備幾碼都是幾億台幣起跳
全球半导体设备厂商十五强
1 Applied Materials(应用材料),美国
2 TEL(东电电子),日本
3 ASML,荷兰
4 Nikon(尼康),日本
5 KAL-Tencor,美国
6 Canon(佳能),日本
7 Advantest(爱德万),日本
8 Dainippon Screen(大日本网屏),日本
9 Novellus,美国
10 Hatachi(日立),日本
11 Lam(兰姆科技),美国
12 Teradyne(泰瑞达),美国
13 Agilent(安捷伦),美国
14 ASM International,荷兰
15 Yokogawa(横河电机),日本
tonton_ wrote:
最近$ONY α 100的文章,會不會有很多$公司的業務來po或回文的!?
其實,$ONY的高檔定焦鏡的價位都比N家與C家貴…
而且鏡頭的光學優越性,N家與C家都受到歷史肯定了!
不知道消費電子商品起家的$ONY在專業光學領域會有多好的表現!
而且買N家與C家的鏡頭,也可以使用在底片機…
而$家的鏡頭敗下去,用途會有多廣呢?
這也是要想想的…
N家與C家才是相機的王道呀!...(恕刪)
Ricus大大已經回了我大部份想對你說的話,我只是來補充幾點
1、「會不會有很多$公司的業務來po或回文」
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但說出這句話的你反而讓我覺得是所謂的N/C工讀生
一般消費者聽到α100的消息應該高興都來不及
因為不久的將來就會真的考驗到NCOP對顧客群的關注程度
老還是耍大牌的話,大概只能守住喜歡所謂王道的FANS
不過....光中國史上就有多少改朝換代?
我個人是不會拿著D50喊著反清復明之類的,拍就是了
2、「消費電子商品起家的$ONY在專業光學領域會有多好的表現」
這句話我不得不告訴你一些事實
一名日本攝影師有和當年還是歸屬在MINOLTA的SONY員工打過照面
他對那些員工們的形容是「看起來很有朝氣,不像以往」。
這表示你所謂的消費電子商品是有「老牌」光學怪才在頂著的,SLR時期NCM可是各佔鰲頭
3、「買N家與C家的鏡頭,也可以使用在底片機」
這句話害我想到陰森購物先前在賣CANON350D時所說的「只要買回去,什麼鏡頭都能接」。
在玩DSLR的人都知道鏡頭是有接環問題的,只要接環對了,基本上你想接什麼都沒問題
只是像自動對焦、測光、成像圈等會因為各種鏡頭有不一樣的問題產生,不過基本上都能拍
在01...我想大多數的人是來討論硬體的,不是來這站台的......
雖然因為喜好自己的選擇,所以難免有站台之嫌,不過也希望儘可能...別把話說得那麼死
Mobile01的會員水準真是與日俱下.......


)

,隨便一臺就1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