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質100排名【法國DXO實驗室測評】NEX-5,3 分列23,26位

錯在多情 wrote:
趁機號召少數不理智的,聯合來批其它特定廠牌、相機。...(恕刪)


其實我覺得這個評比的結果很有趣, 要拿來批評其他廠牌,
或是拿來當作自己的參考, 只是個人的選擇而已, 不理性的人就讓他不理性吧.

1. 拿標題NEX同廠牌的SONY其他相機來比吧.
在同樣APS-C的片幅而言,
NEX的表現名列前茅, 可以看出電子感光元件技術的進步對畫質的影響.

2. 而M4/3受限於片幅, 在感光元件的評比先天上就比較弱勢.
所以可以看到一些M4/3的熱門機種排名比較不理想.
但是 很特別的一個數字出現在Panasonic GH1上面.
GH1在Sprots項目(也就是ISO sensitivity)拿到772的分數,
比起同廠牌的GF1=498, G1=463高了非常多,
772已經跟NEX=830/796或550D=784/807相距很接近了.
假設這個測試結果是正確的前提之下, 這個數值應該跟很多人想像中的不一樣吧~


snd200x wrote:
拍照是主觀的...
同樣買相機也是
這個測試比的是人無法察覺的東西
當然就沒什麼意意...
就像你不會覺得450d拍出來的照片被nex5扒假的一樣...


就因為拍照是主觀的,
所以這個評比能做的就是用一些客觀的測試
讓消費者除了主觀的好惡之外還能有其他的參考數據,
怎麼會變成沒甚麼意義呢...
qkivv wrote:
其實我覺得這個評比的結果很有趣, 要拿來批評其他廠牌,
或是拿來當作自己的參考, 只是個人的選擇而已, 不理性的人就讓他不理性吧....(恕刪)


也對,參考就看看就好,
我自己是GF、NEX用戶,所以根本沒差,
最主要我這些相機都很滿意、用的爽。
qkivv wrote:
而M4/3受限於片幅, 在感光元件的評比先天上就比較弱勢.
所以可以看到一些M4/3的熱門機種排名比較不理想.
但是 很特別的一個數字出現在Panasonic GH1上面.
GH1在Sprots項目(也就是ISO sensitivity)拿到772的分數,
比起同廠牌的GF1=498, G1=463高了非常多,
772已經跟NEX=830/796或550D=784/807相距很接近了.
假設這個測試結果是正確的前提之下, 這個數值應該跟很多人想像中的不一樣吧~


DxOMark.com測試GH1的RAW的表現。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1411471
kanako0605 wrote:
DxOMark.com測試GH1的RAW的表現。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0&t=1411471...(恕刪)


7D是第35名表現也沒很亮眼啊 ? 何況與7D同級不代表跟7D一樣,GH1可是落到49名 !

感光元件屬同一層次我沒意見 !

你發這帖擺明就是賞這棟樓很多人一既耳光,原來在S版DxO看看就好,在P版可是被你

拿來宣示M43片幅成功挑戰APS-C見證 !

奇怪耶 ! 你們是選擇性相信DxO是嗎 ?

你相信GH1跟7D同級那GH1排名49,CF1排名89你想信嗎 ?
qkivv wrote:
畢竟很多東西給不同的人來看會有不同的需求跟見解.
相較之下, 單純對RAW畫質的評測不是比較客觀嗎?


這位大大說的一點都沒錯 單純比sensor 這樣比是最客觀的了
這個網頁的標題也是對的 "『Camera Sensor』 rankings with DxOMark Scores"
所以比的是『sensor』 不是『整台相機』
sensor用的比較好的相機在這個評比中分數就會高
sensor很重要但卻不是一台好相機的全部 也不代表比較容易拍出好看的照片
所以這個評比排名不表示是相機整體表現的排名
雖然有參考價值但也不需要對這個評比太認真了 看看就好
Dpreview的比較還比較全面一點 (雖然商業了些)
每個人選自己需要的才是正確的喔




abule wrote:
7D是第35名表現也沒很亮眼啊 ? 何況與7D同級不代表跟7D一樣,GH1可是落到49名 !

感光元件屬同一層次我沒意見 !

你發這帖擺明就是賞這棟樓很多人一既耳光,原來在S版DxO看看就好,在P版可是被你

拿來宣示M43片幅成功挑戰APS-C見證 !

奇怪耶 ! 你們是選擇性相信DxO是嗎 ?

你相信GH1跟7D同級那GH1排名49,CF1排名89你想信嗎 ?


宣示?如果P家像你心裡想的那樣,早就拿這篇評測出來說排行怎樣怎樣,表現怎樣怎樣了。
你有發現有粉絲說哇~表現好棒跟7D一樣耶或排行高過哪些XXX?或是說GH1贏了好多APSC的嗎?
並沒有,人家知道這評測的參考價值在哪,你沒看到上面有人因此提出疑問嗎?而他也提到了:M4/3受限於片幅, 在感光元件的評比先天上就比較弱勢,我只是貼給他看的而已。

我貼的那篇內容是說GH1的表現比以往M4/3都還要好,甚至"估計"與7D同級,這與此篇排行何干?與SONY表現何干?就如同前面討論所說,這只是單純感光元件的比較,整體相機的價值還是看每個人的價值觀。
你說GF1的排行,我相信阿,但不是每一樣都值得參考,我更相信實際的表現,還是你以為NEX5排23名,實際的畫質表現就是凌駕於24名之後的機種?SONY的機種排行都很高,原來感光元件畫質早凌駕C/N了阿,可是因為SONY無法完全發揮感光優勢,所以實際表現還是輸給C/N了。我還看到A100或A300等舊機的低光ISO分數甚至比CN的多數舊機種還高,那當年SONY的高ISO怎麼都被嫌爛?

太在意排行或分數的根本只有你和某些人,才會以這個還打上排行XX來炫耀些什麼,以感光元件實際表現來自滿?NEX的實際表現如何達到與純感光的測試結果一樣好?

假使GH1的感光與7D同級,也不代表兩者評分會相同,或者是代表M4/3不差,有人這樣講嗎?我想你不會不知道低光ISO是在測什麼吧,NEX的分數高不是很合理的嗎?一般白天常用或上腳架拍夜景/煙火也是畫質最佳的低ISO,我是不清楚這點有沒有評分到。


以下是你說過的話:
我說過DXO是很直觀的,除雜七雜八的功能它不管外甚至連銳利度、變形、色像差這些鏡頭因素它也不管,
誰知道使用者口袋有多深要配何種鏡頭,它就只針對拍照本質感光元件能耐做測試,算是很學術派的評比,
這對堅持畫質玩家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

我很想知道,NEX在堅持畫質的玩家裡,以實際應用的畫質面,要怎樣才能贏過所謂23名之後的機種。
我不知道你提這段的參考價值在哪?你意思是說,NEX的畫質"理論"上是非常好的,但實際上可能因為其他因素而受限,所以表現沒理論的那樣好?你意思是這樣嗎?所以看到"純感光"的表現,心裡會知道他其實不差,而且排行又高過許多機種,藉以抒發一下SONY是理論學術派,學術理論是很強的,實際的表現就是實際應用派的問題了。
回覆那種人那麼多,也沒.....
不是人玩相機,是人被相機玩了。
看完這篇評測
大家都不會傷心嗎?
你們手上的中階、高階甚至專業級DSLR
都不如一台NEX3或NEX5
NEX系列只出了3支鏡頭就打趴一堆小白、小黑、菜頭
SONY的機海中只有A850、A900能超越
APSC機種則全數落馬...
難道NEX5的CMOS和其他機種不一樣嗎?
有沒有測試方法的說明呀

再說相機是拿來拍照的
不是拿來錄影也不是拿來評分的
都吵成這樣了還不懂嗎

kanako0605 wrote:
你沒看到上面有人因此提出疑問嗎?而他也提到了:M4/3受限於片幅, 在感光元件的評比先天上就比較弱勢,我只是貼給他看的而已。


沒NEX跟GF1打對台,女朋友哪在乎排行,P家想聽的是『甚至"估計"與7D同級』這句話,至少你是因為這句話
見獵心喜才發帖的吧 !

kanako0605 wrote:
那當年SONY的高ISO怎麼都被嫌爛?


敗你們這些大師所賜,Sony iso 飛快成長 ! 我想、大概、可能、Sony大師掰不出用大光圈降ISO的謬論吧 !


kanako0605 wrote:
太在意排行或分數的根本只有你和某些人,才會以這個還打上排行XX來炫耀些什麼,以感光元件實際表現來自滿?NEX的實際表現如何達到與純感光的測試結果一樣好?


這個好笑 ! 講第幾名就叫炫耀,難到開欄貼出『甚至"估計"與7D同級』這種評論就不是炫耀 ?

kanako0605 wrote:
假使GH1的感光與7D同級,也不代表兩者評分會相同,或者是代表M4/3不差,有人這樣講嗎?我想你不會不知道低光ISO是在測什麼吧,NEX的分數高不是很合理的嗎?一般白天常用或上腳架拍夜景/煙火也是畫質最佳的低ISO,我是不清楚這點有沒有評分到。


你既然知道同級不等於同分,用今日去否定昨日的人是你,相同時脈盒裝可以超頻,散裝確不行,要跟7D綁在
一起的人是你,分數就是一翻二瞪眼,事實上7D排名就是贏過GH1很多信不信在你,想引哪段來自HI也在你,
想用何種理由質疑也在你 !


kanako0605 wrote:
我很想知道,NEX在堅持畫質的玩家裡,以實際應用的畫質面,要怎樣才能贏過所謂23名之後的機種。
我不知道你提這段的參考價值在哪?你意思是說,NEX的畫質"理論"上是非常好的,但實際上可能因為其他因素而受限,所以表現沒理論的那樣好?你意思是這樣嗎?所以看到"純感光"的表現,心裡會知道他其實不差,而且排行又高過許多機種,藉以抒發一下SONY是理論學術派,學術理論是很強的,實際的表現就是實際應用派的問題了。...(恕刪)


何為本質 ? 簡單講本質就是真材實料,是不管如何擦脂抹粉也無法掩蓋的事實,換個方式說就是連數位後製
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的事實,層次不夠、高光爆了、暗部死黑、是如何也救不回來, 試問玩RAW玩家在乎的是
什麼 ? 雜訊、白平衡、對比、色彩曲線、變形..等等,這些在數位暗房都不是問題,DXO也不會當它是問題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