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h206 wrote:『死魚』。..(恕刪) 謝謝!!!!至少還有個名稱出來~~~~~~真是太感謝了,.........其實,這張照片是好幾年前拍的.......但是我每次回頭去檢視[它]時,.....都發現每次感覺都是不一樣的!!!!我甚至想把[它]給刪了..............因為我覺得根本稱不上是所謂的[作品]所以我感到懷疑? 到底什麼是[情境]?有人看了以後,就只是覺得不過是條[死魚]罷了.....不是嗎?那麼反過來問,何謂[ 情境式攝影 ]?真的有[ 情境式攝影 ]嗎?而且是已經在照片上加了字的[ 情境式攝影 ]?
我來給你一點解答好了.. 雖然不是每個人的見解都一樣..不過或許可以給你一點意見..情境式攝影是有的!就像mv..當一首歌需要拍出一支好的mv 就必須要讓觀眾隨著音樂看著畫面融入作詞作曲甚至是導演安排的故事情感中..那就叫做情境..舉個實際的例子, 為什麼周杰倫加上方文山的中國風會這麼紅..其實紅的不是周杰倫的曲.. 而是方文山的詞..周杰倫說自己的音樂很商業, 沒錯!是很商業.. 但是方文山的詞是藝術..我相信有接觸過一點點作詞作曲都知道.. 通常都是曲先出來才會有詞..因為詞是情境.. 曲是主題..方文山把曲點綴的如詩如畫. 你仔細回想.. 他的歌.. 很少會像時下抒情歌曲愛來愛去的煽情反而是用很多優美的動詞名詞代名詞代替.. 加上平仄對句很工整.. 一句歌詞就會有一個聯想畫面再不懂.. 你去看看周格泰導演導的mtv.. 他也是很擅長把歌詞拍成情境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梁文音的最幸福的事.. 這些都是有主題的情境..攝影也是一樣..當你有感而發的設定了一個主題..你就應該要運用你已知的技巧, 器材, 加上你的雙眼跟感官去把你設定的主題實體化..而不是當你拍完照片後在去想要給這張照片什麼主題..這就是情境式攝影..其實這也就是隨著攝影者的心情跟思考在變..我忘記在哪邊看過一個前輩說過攝影這個東西..怎麼想決定怎麼看, 怎麼看決定怎麼拍..一張照片呈現什麼感覺.. 完全取決於攝影者當下的心情..所以我才會說..拍攝者自己都不知道當下的心情跟為了什麼拍照..那就只會是一張照片而已..我並非說拍照一定要給他生命或是意義..我單純就是對於你對情境攝影有質疑而解釋..攝影的目的有很多種, 可以是為了留下美好的畫面, 可以是為了記錄, 可以是職業, 可以有任何目的.. 不一定要跟我一樣..如果你真的非得要了解..建議妳去買 Joe McNally 的書來看看..他會告訴你如何賦予照片生命跟畫面張力以及相對的意義..再來..小杯子 wrote:謝謝!!!!至少還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