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萬畫素嫌不夠嗎?SONY給你5000萬 A7RII !!!


R6.2 wrote:
小弟從5MP聽到現在...(恕刪)

以目前的PC硬體以及硬碟空間還有SD CARD的容量速度 50MP是"非常夠用"
A7R 36MP RAW 檔一張大概37-38MB
如果 出個50MP大概54-55MB跑不掉
用64GB的SD CARD 大概存個 1185張上下 這還是OK的
問題SD CARD 要買到速度夠快的 夠快的又暴貴~~~
不夠快會卡彈 每秒只有40MB寫入的 開連拍機身BUFFER 塞完了還沒存完根本就哭哭
A7R 這種機身大小要塞進CF卡幾乎不可能 或許能搞個SD雙插槽 開連拍時能平行處裡~~
鳩竟索尼規格真實如何呢 真期待~~
k911740 wrote:
看來我的E24 F1.8,可以沿用了!
全片幅5千萬畫素換算成apsc還有3千3百萬可用,這個算法對嗎?汗
3千萬夠用了


5000萬/(1.5^2)=2222萬
比A6000/A5100還低一些
想沿用24蔡
直接買APSC機身即可
不用浪費錢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gelinma wrote:
高畫素畫質者,無低通者,裁切重者,a7rii是王道。
全天侯手持者,嚴苛環境者,重度錄影者,a7sii是王者。
...(恕刪)

依照學長g大的建議,
拍花拍鳥幾乎都需裁切, 可能還是a7rii比較適合

夕陽光灑在黃色羽毛上

a7+minolta200/2.8G

假裝很安靜乖巧, 其實他這姿勢只保持了不到10秒鐘

KingDavid520 wrote:
依照學長g大的建議,...(恕刪)

K學長你沒啥在夜拍
ISO根本衝不高
眼光幹麻放在S
50MP+5軸+電子快門才是你的菜

chris.hu wrote:
想要知道的是,SONY會不會在RAW上動手腳!!


終於有人發現關鍵點了 ...

小弟不碰 a7 系列,賣掉 a99 留下 a900,就是這個原因 ...

希望 Sony 不要再拿 cRAW 來唬人!
airsama wrote:
終於有人發現關鍵點了...(恕刪)


我覺得可能是

A7系列太小 裝不下CF卡..

SONY為什麻要把敢把AXX系列敢把使用cRAW
大概EVF可以自動測光,不會拍出過度失誤照片吧..

stephenchenwwc wrote:
十年前我粗估過, 要 3900 萬畫素, 才會和
底片 100 度 break even. 我常用的 25度負片, 是要再乘以 4 倍.
我是有需要放大圖, 又習慣像看畫般近觀, 質感是看得出分別的.....(恕刪)


請問前輩您所提底片100度=3900萬畫素,是根據什麼方式算出來的呢?
因為幾年前市面上只有1部FF DSLR時,我曾經寫信問過富士軟片公司,詢問底片的解析度大約屬於DSLR的那一級?該公司給我的回覆是這樣(時間太久,原函已不在,但我記得很清楚):
1.底片無法精確的算出有多少畫素。
2.依據該公司做過的評估,最普遍的那一款100度底片,大約是800萬畫素左右,當然,專業片會更細緻。

而依據我個人的使用經驗,APSC DSLR到1000萬畫素的時代之後,沖洗出8*12的照片,其解析度已經明顯勝過一般的100度底片。而我之前使用50底片的經驗是,雖然比一般的100度底片精細、顏色銳利,但說要有2倍解析度也是沒有,您所提25度負片可以到達15600萬畫素,個人相當無法置信?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市面上那些拍靜態商品的商業攝影師,就不會使用DSLR了。

目前同好當然還有不少人還在使用底片,以往我剛接觸攝影那個年代,要求高一點的都會買120相機,甚至同事還用8*10,不過現在幾乎都是把底片當作是興趣在拍了(真的是很貴),主要是追求用燈箱看正片那極致的色階、臨場感。真的要追求畫素的話就只好如您那般使用超貴的哈蘇機背了。現在好的沖印店家也是越來越少了...

gelinma wrote:
K學長你沒啥在夜拍
ISO根本衝不高...(恕刪)

被發現了

真的, 最多就是把晚餐拍一拍, 然後就收工回家了

本來有想買a7ii, 但聽說啵啵暈還沒改善, 只好等a7iii或a7rii了



airsama wrote:
終於有人發現關鍵點了...(恕刪)


有不少人是在小弟之前就入手A7系列,不少人提到檔案好大等等,要換電腦等等...

小弟入手之後第一次把RAW檔從SD卡複製到電腦裡就發現事情不單純。

號稱3600萬畫素的FF CMOS怎麼檔案大小會跟2400萬的A900差不多。

反覆在網路上找一些討論,包含01,幾乎沒人提到。

但是沒多久,就在對岸的無忌,看到有人提出相關討論。


小弟目前發現A7R所拍攝的照片有一個問題,不知道是否就是因為這動過手腳的RAW導致的。

就是在拍晨昏照片時候,天空往往會出現蠻明顯同心圓漸層(有點像斷階)。

在無忌那邊似乎也沒有結論。


看是否有知道的人可以討論一下!!
wjm57718 wrote:
而依據我個人的使用經驗,APSC DSLR到1000萬畫素的時代之後,沖洗出8*12的照片,其解析度已經明顯勝過一般的100度底片。而我之前使用50底片的經驗是,雖然比一般的100度底片精細、顏色銳利,但說要有2倍解析度也是沒有,您所提25度負片可以到達15600萬畫素,個人相當無法置信?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市面上那些拍靜態商品的商業攝影師,就不會使用DSLR了。...(恕刪)


哈哈...... 你想的太複雜了. 尤其是問日本公司, 超級小心回答的, 會給出正面的答案, 很難!
以結果論即可!


1. 底片時代: 底片沖---> 放至最大可忍受尺寸.

2. 數位時代: RAW 檔--> 編輯 ---> 也印相至最大尺寸. ( 能多大就多大, 可以的話 30" X 45" )

以上無任何處理, 及插補點運算( 這是假點, 我看得出差異, 完全不用 )

1. 跟 2. 的印在紙上結果, 互相比較, 近看, loupe 看, 都一樣的話, 叫做 100度底片, 等於數位
xxxx萬畫素解析. 這樣懂嗎? 這種問題不必問底片公司啦! 如果那些公司還沒倒的話!


8" X 12" 算毛片, 很小張, 可以的話, 你把 1000萬畫素的檔放印到 30" X 45", 不做任何插補點計算,
直接印出, 還能跟底片一樣效果嗎? 我沒做過1000萬畫素放印到這麼大, 剛接觸數位機時就已經
是用 2400 萬畫素, 覺得比以前用 100度還不耐放大. 偏偏我都叫印圖師傅, 不要內插補點.

我手上還有幾張 25度, 30" X 45" 的成品, 可以拿在手上近看. SONY 這台 5000萬畫素的出來後,
可以試著印出相同尺寸, 不預先做任何處理, 看看品質能被接受嗎?

老實說, 要有階調感的, 還是用 120, 而且是底片機. 所以, 你說的靜態商攝 ( 不侷限在室內 ), 會用數位的,
一般是要求不高, 頂多印 A4 大小的雜誌. 如果是掛在牆上的, 120 底片是基本. 我現在想用底片就用底片機背,
想用數位就用數位機背, 哈.... 還可以上 45機, 搖擺拍建築物, 如果有 case 的話.
================================================================================================

沖片的時候, 等新鮮藥水再做, 放大印相的放大鏡頭的解析度也很重要啊! 你沖洗不出 50 度的比 100度兩倍細緻,
不代表龜毛的人沖印不出來啊! 50 度是 FUJI 的吧! RVP 之類的! 基本上, 光圈不縮到最小, 或小一格,
景深出不來, 還有, 要拚粒子的, 拍照鏡頭可不能失禮了! 這些眉眉角角先到位後, 再來拚精細.
顯然數位式的單一個像素, 是大於底片粒子很多的!



請接著觀察, SONY 會不會繼續把相素再往上推進? 估計那時, SONY 的專業機才出現. 我認為是會的!!!
( 現在都是用計算的在出大圖, 很扯吧!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