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IKI wrote:50mm F1.4 ...(恕刪) 你真的相信廠商說PS3賠錢賣的鬼話? PS3的物料採購因為量大,售價都壓的非常低,SONY賠本是不可能啦.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
Lity,Lee wrote:F828和F717都是2/3寸的CCD 而到了R1就變成 1/2.5寸了(恕刪) 很久之前看型錄 印象中他是寫 cmos aps-c呢好像跟我們的單眼一樣大不太確定剛剛查了一下感光元件 : 21.5x14.4mm , 有效 1030萬像素 CMOS這樣算很大的吧!!之前看有前輩拿r1拍出來 顏色也超棒!!只是對焦慢了點..可惜沒後繼 他之前應該是dc之王吧
R1的CMOS是APS size. 約1.7xR1所搭配的鏡頭. 因為不能更換. 所以可以針對感光元件和機身規格作最佳化.R1的畫質. 甚至不會比各廠DSLR+頂級鏡皇差到哪去.若要說R1有沒有什麼戰略意義以致於Sony願意不計成本地賣我個人推測可能有兩個原因1.可能認為當時市場還有頂級消費機的空間而推出的.畢竟Sony在沒有DSLR產品線的時候. 這是他們所能打出最高階的產品就跟Canon的大小兔一樣. 是一種品牌能力的宣示2.Sony在往後的雜質訪談裡有提到Sony跟Minolta的合作很早就開始.能夠順利接手Minolta的單眼技術. 當初R1的開發經驗是非常重要的
Lity,Lee wrote:人家大小兔可沒有賠本...(恕刪) 所以大兔才會從28萬一路掉到23萬 , D3發表又掉到21萬反觀D3 16萬9的報價 , 勢如破竹 , 高階市場買氣直線竄升大兔唯我獨尊時代 , 高階相機有幾個業餘玩家摸的起 ?利潤抓多高看Canon最清楚 , 大小兔 , 5D , 價錢可以這種降法消費者嘆為觀止 !這就是全幅被Canon 市場獨佔的結果 !R1 我沒看到它公司貨降價 , 它停產 , 而且已經2年沒後繼機種推出 ! 真有利潤大可R2 , R3 做下去 , 用不慣DSLR玩家滿街都是 , 以Sony行銷能力還不至於堆在倉庫銷不掉 !事實擺在眼前 ,α-100 機身 + 18-70mm 鏡頭: NT$29,980α-200 機身 + 18-70mm 鏡頭: NT$19,980性能比A-100更優異的A-200就算用料再差降1萬還有利潤 , 這種行業比爾蓋茲不撩下去創個 微軟牌dslr 還真是瞎了眼了, 搞什麼 X-BOX
Walt Yu wrote:501.7光圈很大吧...(恕刪) 這個理由似乎不能說服我..首先定焦鏡頭的技術成熟而且制造成本相對于變焦鏡頭來說要低不少.至少要變焦鏡比變焦鏡,定焦鏡比定焦鏡。 要比也是50MM 1.7和1.4來比。有相同焦段或者相似焦段之間光圈有區別的兩只鏡頭的例子來說明你的觀點么?
Lity,Lee wrote:有相同焦段或者相似焦段之間光圈有區別的兩只鏡頭的例子來說明你的觀點么? Sigma 24-70f2.8EX DGSony 24-70f2.8 ZA我知道你大概會說24-70ZA有SSM,Sigma for Sony的沒有,那也沒關係Minolta AF28-70f2.8Sigma 28-70f2.8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