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這樣的需求A7R3適合嗎?

pandamormo wrote:
A7R3 應該沒這...(恕刪)

讚、漂亮!就...心有靈一點通。

話說拍101,我曾專程上觀音山眺望來拍,同時也拍淡水日、夜景,而那時是用A7M2+SAL70400G來作長景的壓縮拍攝,如果是用小焦,101也就只有一些輪廓罷了、要看字體門都「滅」有

後SAL70400G在A7RM3出世,同時買了這把頭就荒廢了...
●我是一隻小小鳥(剛買時的體驗測試、早已分享)
A7RM3 + SEL70200GM + SEL20TC @400mm & Open APS-C = 600mm
醒目測光,重點測光為對焦點連結,EV0 @F5.6、1/800S、ISO-Auto(落在500)

(點按彈出,可得上傳11MP原生大圖。)


(上圖局部裁切放大。)


(再作1:1之720 X 720 Pix裁切察看。)

而一直推薦有42MP畫素的相機,就是有這樣的好處...
●「海南八哥」追...(已分享過)
A7RM3 + SEL70200GM + SEL20TC & Open APS-C




原生只剩18MP,由橫幅裁切成直幅,又再次裁成橫幅,才有如此大的框幅可觀。
再續推SEL24240可大、小通吃的好用實例.....

PART-1:(已分享過)
●2015.09.14淡水油車口長堤風雲

A7RM2時代 + SEL24240

(紅、藍雙調時刻。)




藍調消退後


另同時帶Tamron SP15-30mm F2.8的比較(也已分享過)

(原生18MP大圖上傳,點按可得。)
再續推SEL24240可大、小通吃的好用實例.....

PART-2(已分享過)
●2018.07.02北橫公路46Km「巴陵大橋」夜空映像

A7RM3+SEL24240+減距單鏡片(等效約16mm F3.5)




(以上ISO3200,在LR之後。)

註:這待後圖片找到,會補上套用「減距單鏡片」示意實圖;因有多人曾問我怎麼用。

補上:就用這個方式...

(拆下鏡片)


(蓋在鏡頭上)


(再用合適濾鏡框鎖住)

雖這是在RX10M2上使用示範,然作法相同!而我這是在日本買到Sigma原廠貨,要求好品質可托親朋好友,順道日本去時找找看。
再續推SEL24240可大、小通吃的好用實例.....

PART-3(已分享過)
●萊卡味

A7RM3 + SEL24240 + HVL-F20M + HVL-F60RM



這有人懷疑為SEL24240所拍,所以特別例出,用它拍荷我至少咔了有三千張以上。而我的對應說明如下...
tommath100 wrote:
挖 真的是24-240拍的嗎?還真利
請問有後製?

YES!

「萊卡味」就是後製才有的啊!而有感利,應該跟也有閃灯的凝結加持有關。

至於這一管鏡頭,剛出世時,早有多人作評,勝過多把當時具有24-35或24-70mm的鏡頭,只是官方公告的MTF曲線,被認為在邊緣差或有的說較軟而已。

我本想再買這種有寬廣變焦的G鏡頭,但還是考慮針對長景壓縮、錄影等焦距不夠看而放棄;其摔過二次,還是拿去修護不放棄。

(補按:SEL24240最長焦距,看官方MTF曲線,並不比SEL70200G差。)
再續推SEL24240可大、小通吃的好用實例.....

PART-4(已分享過)
●2018.01.13淡水河左岸健行路過「獅子頭隘口」隨意拍

A7R3 + SEL24240(AK47)
開APS-C原生圖


再裁切成3:4

(用醒目測光,可以拉高快門來降低ISO。)

原生圖

(原生點按可得。)

原圖裁切成3:4


飛行版,逆光也不會成烤小鳥

(Open APS-C原生大圖上傳,點按可得。)

裁切成3:4,看成果:


SEL24240還沒升級V.02者,要速升!啊...是窮人的步槍AK47、初上索尼的利器。
再續推SEL24240可大、小通吃的好用實例.....

PART-5
●屁股的另一方(,已分享過)

2018.03.24午夜合歡「石門山」天地映像
30S的探測(這張在第#11樓有另搞後製舉例)


第一曝 1814S(快門線設30分鐘,不知誰的時間才正確?)


第二曝 1814S(這張也在第#11樓另搞後製舉例)

(突受手電筒照了一下。)

第三曝 1814S4


第四曝 1253S(看碼表誤動就順著結束)

(以上皆為原生42MP全畫素,點按可得;費時約120分鐘,這是等待銀河升起,睡覺、休息不浪渡的好方案!)


上四曝合一 Startrails情境A


上四曝合一 Startrails情境B

(以上皆為42MP全畫素,點按可得。)

打包回府的最後一咔;此時已是隔天清晨03:45,氣溫降到1°C。

(在LR之後!)

這一貼也是有用來順拍銀河,然有同好的質疑和請教,我的回覆如下:
daviddjs wrote:
請問最後一張銀河照也是24-240拍的嗎?請問光圈、快門?
我用a7iii加24-240拍得很暗,拍不出那麼亮的星雲

是的!
SEL24240有F3.5,不會遜色的!只是廣度不大而已!而天像好壞關鍵很大!但基本上有F3.5,還可比SEL24105G之24mm端好用

看看以下URL用F-8.0、S-25、ISO-12800的結果: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5336521&p=28#68916631

用F4.5、ISO1600的結果: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5485400&p=3#68956490

還有加漸層減光鏡拍的

(光圈等效上半F3.5、下半F11、ISO200時。)

拍銀河基本參數:大約就是先用鏡頭的最大光圈、ISO3200、30S,固定色溫2800K~3200K等,先拍拍看然再稍作調整就可以了。

不過這很吃天像,天像好大、小光圈都會不錯,天像不好大家都慘,唯可用ISO質地好相對才能突顯品質較好!

還有在無月的夜間,同是一個大「高反差」現像環境,若地面會曝光不足則整體質感會差很多,改進方式如加長曝光時間去搖黑,只要上半預留20~30S來曝星河就會很清楚。相對,有近距景物則可用30S以下去曝光,這時可用手電筒(要用黃光、冷光會很慘)去遊動補光;但這要跟同好約法三張再搞,不然有時會一人一撇步熱鬧到吵架
頂級機有什不適合的?
黑郎灰 wrote:
大家好
小弟原本都...(恕刪)
AbdA wrote:
被一個白目用手電筒照了一下...(恕刪)

別罵人嘛^^
他又不是故意的
除非是故意很愛現
每次把新手發問的地方
變成他個人的網路相簿
貼個兩三張還好
但躁鬱瘋狂的貼50多張圖真的很煩
不斷強調提及他買過很多鏡頭
人家只是問個A7R3配個24gm廣角
就把他所有的鏡頭大點名
居然也能牽到他有SAL70400G
狂貼鳥圖,貼完又換星空
然後莫名其妙變成星空教學文

超愛誤導別人
自稱買了1635gm退了換1635l ii
因為他認為1635l ii 解析度不輸1635gm
Rx10 ii afc對焦連拍不輸a9
因為他認為A9每秒連拍只有4張

這種人你再罵他
我相信SONY版沒人有意見
但不要公然侮辱比較好
像罵蜂窩性組織炎
或不要臉啊
都容易惹事喔^^

維護SONY新手發問得到資訊的正確
是SONY版每個人的責任
非常感謝c230大
還有悟空大
都有善意提醒新進SONY版的朋友
那些是明顯誤導,那些是謊言

大家應該站出來反對不健康的幹話文化
我也誠摯的邀請AbdA大加入我們
我們一起終結SONY版的幹話文化
好嗎?
積極熱愛生命,享受生命
再續推SEL24240可大、小通吃的好用實例.....

PART-6
●一次更完整的大小通吃測試
這是應我最近認識的同好要求,特別在昨天2018.11.16順去蹓狗所拍,他已有SEL24F14GM,然也想買SEL24240。

這些圖,每一光圈值都有用上,也利用到高ISO1600、高快門到1/640s,就是各種我想得到會有的結果都要試給他看,然圖量大待他回應我之後,會斟酌的去作刪、刪、刪...(編按:已變更了!)

A7RM3 + SEL24240



(ISO1600、F6.3、1/640s)





(以上都為原生42MP之JPG,再由PMH轉小為4K大來上傳。)

這全呈都用「全銀幕測光」,主要在可輕易看到各細節,而我是有感除較能有更清楚外,反而失去真實環境會有的「幽暗明亮、深度層次」的人睛視野。
承上

抓了一張直拍,有綿綿波濤、華燈初上者,在LR上作自動色階調整比比看...
即RAW+JPG之RAW在LR之後:


(4K大85%輸出。)

這在景觀上察看,似有更接近當時人眼所見,然我目地是看1:1的邊緣,這並不軟啊,大家再參考看看!
(但有發現了十幾個汚點,就順道去除。)

另看一下在LR色溫自動的情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