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A7rV 正式發表|導入新世代 AF 技術、8K 24p 高畫質錄影

問一下有沒有人,看過會不會有發生lag的測試。

這a7R4偶爾會、a7m4沒看過有人叫會。

因這對關鍵時刻的連拍,獲得率很重要,我玩過a7m4雖只有10拍,但在只有約0.2s內可得三張,然它家的號稱可20連拍,約只有2張且還會時有Lag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有人跟我一樣覺得這個斷崖式的缺角很突兀嗎?
iweii
A7R系列左邊都是空的啊XD
T之歌
沒感覺
photomail wrote:
有人跟我一樣覺得這個(恕刪)

先前猜測的假圖:
https://www.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3965


我本對A7R5的諸元已失去關愛了,但一看到這圖又開始興奮起來,而在官方發表會一開播,開頭一下子隱約看到造型不同,瞬時失望好大、好大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如果不介意成像和R4差距不大的話,按各方面來說A7R5是值得買的!

對焦和翻屏真的大推!

至於8K和其錄影規格,就當送好了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對焦跟對象變得比較聰明了
這點蠻實用的
去看了各大評測,是有點香阿
window2009 wrote:
至於8K和其錄影規格,就當送好了

其實a7S3、a1& a7M4,會有過熱、被限制時間,都是大同小異會有的問題,而a7R5在8K時可30分鐘也是相同。

尤其在錄含4K以上的規格發熱更猛,要內錄基本上---都無法長時在待機中來隨機錄影,所以在發熱問題上都沒有較香。

但改採外錄下,可關閉機上的CODEC處理器(相機上叫HDMI OFF),而只有Video RAW輸出去錄,可用時間就沒什麼好顧慮,只是使用者成本要用的更高。

而在這種狀況下,因少了CODEC處理器就不給內錄,但耗電減小了,也不再增加一個大發熱源,所以幾乎是跟在STIL模式之下一樣。

若今後有開放可內錄Video RAW,則可用時間狀況就相當,但必要有很高容量的高速記憶卡可用、記憶卡要不怕高熱(這個性能很重要)。

然外錄機都有它們專用的CODEC,第一時間就跟內錄一樣,大大降低了容量,而若錄不編碼的反而在後製上會更好處理,相對保存容量就要很大。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Sony 刀法擺明了 A7R5 錄影就是不會比 A7M4 強多少
R 系列就不用嘴他影片沒 Canon R5 好了吧,產品定位不一樣

倒是 AI 對焦的部分後續出來可以再觀察一下,目前看起來低光好像還是不太理想?
就我本身做 AI 產品的經驗,只要這次獨立 AI 晶片用的運算模型不是燒進去寫死的
未來準確度持續更新的機會很高,但要下放到舊機型應該不太可能
AI 模型需要特別優化的硬體運算架構,對需要多工的主晶片 Bionz 負擔太大
flody
高光提升其實進入工藝瓶頸了,很難大量提高
jasonbs wrote:
Sony 刀法擺明了(恕刪)


真心覺得Sony需要一個攝影專用機, 要錄影的就往FX或7S系列發展。
要不然花錢擠一堆半殘錄影功能在相機上根本沒有用過。
flody
A7R4或A7R3足夠便宜
AbdA
FX、7S只是好在ISO,造型我倒是感到FX那樣作是多此一舉,反而在沒EVF更限制使用上的通用性,能加東加西根本沒差,要花費用還更多,再明確講只迎合像是專業機。
jasonbs wrote:
AI 模型需要特別優化的硬體運算架構,對需要多工的主晶片 Bionz 負擔太大

這點很有話柄……

應該是用AI獨立晶片,是一個獨立運算單元,跟Video CODEC處理器一樣,最大目的在分散主處理系統的負擔、與更加快速度。

而它們就是專一功能的一種處理器,不會像PAL、LPA這種簡單便宜的陣列組合電路或序向邏輯電路,才僅供只能One Time,更何況有講可深度學習。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