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家人越來越多之後,過個幾年不就也是二手滿天飛

難道CN兩家是剛上市時就有一海票二手鏡
像我常抽菸手會抖,sony的機身防震,讓我用定焦鏡比較安心
sheu3 wrote:
但是散景和發色銳利度都比sony 50 1.4強很多(sony50 1.4像玩具)


發色我想是個人喜好不同

銳利度? F2.8以後SONY完勝

真要說優秀大概是1.4-2.8這範圍中心往四周銳利度降的比SONY的較緩

不然以中央解析來說 F1.6就開始追不上SONY了

個人覺得...SIGMA 50 1.4 討喜的還是大口徑的散景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Davidr wrote:
發色我想是個人喜好不...(恕刪)


別忘了Sony 50是用A900
在MTF的銳利度上本來就佔有優勢
如果兩顆都用兩千四百萬畫素的機身下去測試
輸贏尚不清楚
更別提sony 50在有優勢的情況下
光圈全開的銳利度竟然還是不太令人滿意

此外
我倒很羨慕這棵鏡頭用在sony的機身上
因為有機身防手震
讓鏡頭的拍照成功率有增加了好幾分
畢竟50mm這種焦段
換算成APS約為75mm
對安全快門的也是有一定的要求
datapay wrote:
sigma vs s...(恕刪)


這網站的設計真的很棒
不過有時候要注意機身畫素上的差異
會導致銳利度的比較有時候比較不平衡
就像Sony 50測試的A900 有畫素比較高的優勢

買這大光圈類型的鏡頭
如果不利用大光圈 有時候就還蠻可惜的

nthomas wrote:
這網站的設計真的很棒...(恕刪)


"用大光圈鏡頭不開最大光圈的可惜" 這其實是個迷思:

如果今天有三顆鏡頭 同樣是 50mm f1.4

同樣開f2.8去拍 口徑82mm虛化成象糊掉的擴散率 一般來說會比 口徑58mm得來的強烈 這是鏡片進光大小的差異


而鏡組結構設計差異也會影響

我之前比較過騰龍28-300 sigma24-70 contax35-70,
同樣35mm焦段、光圈f3.5,相機與被攝物距離固定,
contax背景糊掉的程度 >sigma > T龍

另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老鏡頭 nikkor 135mmf4 與 contax 135mmf2.8 相比
同樣測試光圈全開 nikkor的散景比contax 2.8還要湖

(以上我沒有做測試文章 鏡頭有些是借得有些已經賣掉)


所以光圈開大不一定背景就很糊 ,而是取決於鏡組設計....

給喜歡大光圈的人做參考


EddieQ.Q wrote:
我是 a33 用戶....(恕刪)


NIKON有比較便宜嗎?@@

我找一支200-400 F4 ,3年9成新也只比全新便宜個1成半

SONY鏡頭群還夠用

24-70 16-35 70-200

就等他出500 F4,看價錢破不破15萬,不破就可以買下來,四寶

定焦群太毒,暫時不跳進去... 看SONY何時搬出A900後代再說!
500 F4,價錢不破15萬X2就是SONY佛心了
http://www.facebook.com/group.php?gid=110970632293717
datapay wrote:
"用大光圈鏡頭不開最...(恕刪)


感謝資訊提供
真的長知識了
不過有些時候
大光圈不一定是為了散景
是為了配合光源的亮度
在不拉高ISO破壞畫質的前提下
爭取更快的快門速度
nthomas wrote:
根據Dpr的測試So...(恕刪)

SONY 50mm F1.4真是不怎樣囉~~

F2.8以上才能接受, F2.0 以下真是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