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ererNO1 wrote:敢問先生此舉是?...(恕刪) 沒其他意思,亦無不敬之意,只是想分享一下A7R加老鏡的淺景深的感受,如語氣有得罪之處,請板上各位大大海涵。至於提出疑問之意,亦是分享非此板上標題之鏡頭亦可拍出美麗散景,非挑釁。畢竟相信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寶貝,硬生生推上來被群毆之,所以也請這位大大,不要過度聯想,純粹以攝影人,沉浸美好影像的心態識之。我亦非無聊到要來貴版掀口水戰之人,所以也請不要以口水來回應,若要回,就大家一起來猜猜我的鏡頭,雖然有點無聊,但就把它當作是苦悶生活中的一點小樂趣罷了。
barret wrote:好像合成照片的那種感...(恕刪) 這就是這顆鏡頭的魅力阿不用合成就有像合成的感覺柔焦鏡也是同樣道理機身都有內建濾鏡了,我就是喜歡用光學方式去柔滿多S用戶手邊已有135za卻也是對STF念念不忘入手後也來幫忙蓋(半年後...)Eric Lin0928 wrote:沒其他意思,亦無不敬...(恕刪) 其實只要用點技巧(抓距離)和虛化較好的鏡頭(開大光圈)散景也會很漂亮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主題景深過淺,和主題銳利度下降等問題而STF本身可縮點光圈使主題景深較大前後景虛化的是靠APD變跡濾鏡去虛化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但就會有像是用主題+背景合成的感覺(因為一般鏡頭做不到)
Eric Lin0928 wrote:至於提出疑問之意,亦是分享非此板上標題之鏡頭亦可拍出美麗散景,非挑釁。...(恕刪) 其實每種鏡頭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善用點小技巧當然也都能拍的很美。下面這兩張CONTAX G90所壓縮出來的景深效果也是令我著迷。不過樓主會大膽的冠上『完美』兩個字的原因嘛…個人覺得你或許可以找找『二線性』與『口徑蝕』這兩樣東西,你或許就能理解STF與其它鏡頭不同的特異之處。為何在當時讓AF技術普級化先驅的Minolta會去搞一支只能MF如此不方便的鏡頭勢必有它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