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半透反光鏡全幅機 SONY SLT-A99 獨家實測

yansson wrote:
沒用過別亂說...(恕刪)

細節喪失是晃到造成的?整個區域都被抹平了
不知是多框的問題還是高iso抹的差的問題

多框是未來的趨勢,但不要只流於噱頭而已,演算法要更Smart

吉姆林 wrote:
比較有可能是風格設定的影響,以下資訊給您參考
第一張:標準、第二張:鮮明、第三張:透明...(恕刪)


感謝吉姆大的解說~
難怪大嘴鳥的顏色爆亮
不過機車車身的紅倒是很討喜啊
五味雜陳的人參
odenshop wrote:
5d3 vs a99 單單以拍影片來說
是否已經勝出了?
A99有拍攝30分鐘時間限制嗎?...(恕刪)

若你有錄影連續對焦的需求,就選擇A99吧~
若單純比較畫質的話,我也不敢妄下定論,規格看起來是A99贏沒錯
但影片品質牽扯到的不只是規格,還有壓縮技術

另外A99一樣有30分鐘的錄影限制。

pony25877 wrote:
吉姆林大大,原廠鏡頭...(恕刪)

副廠鏡頭我也無解了...

Jahaha wrote:
Minolta鏡頭不知道可否支援?

目前就只確定那六顆鏡頭,MINOLTA版本的我認為支援的可能性很低...

唐小見 wrote:
千等萬等就等吉大這篇...(恕刪)

多謝多謝

Jahaha wrote:
想請問吉姆林大,關於低ISO純淨度上,與A900比較何者為優呢?

這我可能沒辦法回答,因為我沒有親自比較過,不具公信力

jim567 wrote:
感謝吉姆大的解說~難...(恕刪)

不客氣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個人以為各各項皆屬上乘 唯獨機身外接手把正面看起來好像兩塊完全不相干的物體拼湊在一起 醜斃了

suaaa wrote:
anyway,對於酷炫世代的人或許是不錯的潮產品


對壓 這位大大您就繼續拿著您的iphone潮機來拍照好了
哇~好潮啊 酷炫世代的iphone耶~~~酷!! 潮到出水啦
suaaa wrote:
抱歉我説的是翻轉螢幕...(恕刪)


大概了解你想表達的不可靠感覺了……
但只要是多向翻轉螢幕就一定要有支架衍生
只要是伸出的狀況下,撞擊或施力方向不對,馬上斷,那家設計都一樣
只看你有沒有需求翻轉螢幕

有需要就多一個風險要承擔,但方便取景
沒有需要就是稍微不方便,但不用擔心螢幕被麻美

至於多媒體防塵蓋……
我沒用過也沒摸過實機,還真的不知為什要做這麼奇怪又特例獨行的設計

感謝吉姆林評測,再來就等看開箱了
本人是沒能力買……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吉姆林 wrote:
過去我一直以為SONY的握感是從A77才開始進步的,沒想到2007年當時的A700這在方面早有不錯的評價,所以後期的A900、A77、A57到小編手上的A99也有同樣的水準,簡單的說就是握把造型凹凸有致,且深度也剛剛好;停止拍攝時可以「中指」勾住握把稍作休息,進入拍攝握姿時中指、無名指及尾指也可完全貼合在握把上,表面蒙皮止滑的效果還不賴,且蒙皮範圍從正面一直延伸到側面及機背。


Sony的第一台DSLR-a100就這樣了
再往前推到KM時代的D5D, 或是Minolta時代的底片機a7 也都是如此

建議吉姆林大大可以跟索尼拿一下以前的這些機種來玩玩....
會有不同的樂趣

(題外話: 我前陣子看到某D600手把文章,說那超好握的...我笑了 )

ASRAAM wrote:
此外之前我用A900時一個很困擾的缺點在A99上依然沒有改進
就是關於機身上的AF/MF與AEL鍵問題.
水平那組AEL鍵有特地用一個突起結構框起來,用手摸就能分辨這兩顆按鍵的差異.
但垂直手把上那組,常常會有手指不知道是按在AEL上還是AF/MF上的問題
應該把AEL鍵也如同機背那個一樣,至少用一圈突起圍起來區分出手感.


我覺得遺憾的是
以往在a700/900/850上面的測光模式旋鈕
那是超快速的調訂方式

取消這個旋鈕改到介面裡面去之後
要轉換測光模式實在是有夠麻煩
這篇文加上
樓上洋森老師的文~
看完後,越看越卻勸敗...><


yansson wrote:
a99(左) vs ...(恕刪)

感覺A99影像比較平耶,暗部細節也不明顯。
是半透鏡的影響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