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oday wrote:
Sony a3000...(恕刪)


這台要你命3000,怎麼有 pansonic G6 (APS-C版的感覺)
可惜沒翻轉螢幕,否則絕對是 G6殺手.
YOUTUBE頻道:阿欽愛旅遊 www.youtube.com/c/chintravel

jodomade1206 wrote:
Sony A3000的價格優勢對Canon EOS-M而言,幾乎沒有.

同樣是APSC片幅,Canon EOS-M 平輸中文 一機一鏡 已經低於NTD 13000,
現在的話,兩者價格差不到1500 & 保固則是差一年(Sony公司貨上網註冊兩年保),
就算A3000全程使用EVF,那放大率實在有點辛苦,然後檢視圖片還是只能靠23萬畫素LCD,
這是每一個使用者都會面臨的問題;
對DC/類單眼升級EVIL的使用者而言,加1500就有104萬畫素LCD的EOS-M可選擇.

嫌A3000...真的只是剛好.

(反倒A3000有無線傳輸功能,或許對部分人的吸引會大於104萬畫素LCD,
至於"最新的2000萬畫素CMOS", 可以期待上市後的實拍照跟EOS-M PK一下.)


你確定EOS-M的對焦能力有得比?


Intel Pentium MMX 200MHZ ASUS TX97-E NEC 32MB EDO RAM*2 Winfast S280V2 2MB Q

GWOKING wrote:
拿EOS M出清價來比 A3000的新機定價的確不公平

雖然我也買了EOS M


happysong526 wrote:
+1

拿的來是平輸的價錢來比= =

要比也要比公司貨的價錢



商品最終是拿來賣的,鈔票則是公平的,新機就是要來與現有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吸引客戶.
NTD 12000左右的預算,客戶總是會去衡量/取捨自己能買到什麼.

更新韌體後的EOS-M 畫質不錯,規格/性能就是入門機水準,
Sony A3000 畫質相信也不差,規格/性能跟EOS-M互有高低,
兩者就是入門機水準,相差有限.

平輸EOS-M: 沒EVF,沒無線傳輸,貴了1500,保固只有一年,但有104萬畫素LCD供取景跟檢視照片.

A3000的優勢:EVF(雖然放大率很低,但至少是優點),無線傳輸,1500價差,多一年的保固,
但敗筆就出在23萬畫素LCD,
2008年第一台EVIL Panasonic G1用的已經是46萬畫素LCD.
印象中最後一台DSLR用23萬畫素LCD是2010年的Nikon D3100(錯誤請指正),
也就是說,Sony A3000是可交換鏡頭相機2年來唯一,也是所有EVIL相機中第一台的23萬畫素LCD.

不論LCD差異,A3000佔盡優勢,但會買入門EVIL的使用者,多是從DC/類單眼升級上來,
之後總是會想多買1~2顆好一點的鏡頭,繼續用23萬畫素LCD取景/檢視照片,這升級感的價值?
有值NTD 12000嗎?











Davidr wrote:
你確定EOS-M的對焦能力有得比?


這部份要A3000上市後才會有正確答案,

不過我覺得更新韌體後EOS-M的對焦速度對一般用途夠用了,

但拍照後的黑屏時間太長,不太能應付搶拍的需要,不適合場景/人物變化快的拍照用途,
這一點,我相信A3000應該會比較好.





vtoday wrote:
Sony a3000...(恕刪)

以個人來說,我只知道如果當初e接環是這種機身就不會買了!
去年的A37就是用230K LCD, 這台只是延續A37的定位
這次EVF只剩200K..目前還有用200K EVF的就只有Panasonic LF1, 不會這兩家都用同一塊EVF吧囧


jodomade1206 wrote:
商品最終是拿來賣的,...(恕刪)
jodomade1206 wrote:
同樣是APSC片幅,Canon EOS-M 平輸中文 一機一鏡 已經低於NTD 13000,...(恕刪)


這個比較很無稽。EOS M的設定價位可不在這裡,現在會有這個價位是因為整個方向跟定位錯誤搞到滯銷,只好砍價求售。Canon的下一台無反(如果還有的話)到底還不會用這種價格賣實在很難說。但是a3000的定位清清楚楚的就是在這個地方。把能閹割的都閹割了,然後賣你一個佛心價。

買Canon,投奔EOSM接環的人,未來可能會面臨著下一代就沒有便宜機身的問題。而E-mount的使用族群最少可以預期未來會繼續有NEX3跟Alpha3xxx的新機繼續上市。

好,回頭來比較現有兩台的優缺點。

以價格而言一機一鏡價格是差不多的,但是買了之後Canon的鏡頭群會限制在現有的三顆鏡頭裡頭。雖然這幾顆鏡頭都還算可圈可點,但是焦段非常的集中。你說接了轉接環就可以用龐大的EF族群了啊~~~問題是這樣體積跟重量就變大了,喪失了無反機的最大優勢。結果最後就會發現有許多的EOS M族群事實上一直是處於一機一鏡滿地跑的狀態。

Sony E接環雖然鏡頭老是被人嫌,可是仔細一看,要定焦也有定焦,要旅遊鏡也有旅遊鏡。不想砸錢的話有餅乾變焦可以用,願意砸錢下去有好幾顆蔡頭。尤其最近即將推出來的 16-70/4 OSS 真的是相當值得使用的鏡頭。如果你可以同意Canon全幅搭配上24-105/4一機一鏡可以應付相當多的場合,那麼APS-C搭配上新的這顆蔡頭應該也可以。

當然這台問題還是很多,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可是以這個價位來說,真的不該挑剔太多。雖然EVF跟LCD差強人意,但是只要對焦速度夠快,高ISO表現佳,最後照出來效果好,那麼就是台成功的機器了。

再怎麼說,最後的照片是在電腦上看的,不是在相機上看的啊。

比較擔心的是在低解析度的同時,會不會有其他例如色偏的問題,那就會影響拍照的成功率了。
定位頗奇怪相機
體積大 按鍵卻沒比較多
EVF爛就算了 當作是送的
LCD也爛就不能理解
看不出來比一般單反優在哪裡
也看不出來比NEX優在哪裡

附帶一提
EOS-M按鍵少歸少
靠著觸控螢幕 操控性其實不差

黑黑惡魔 wrote:
定位頗奇怪相機體積大...(恕刪)


定位很清楚啊~就是給

1. 不想花很多錢
2. 不想拿很大台的單反相機
3. 但是要有拿著單反相機的手感(或是想要有這樣的外型)

這三個條件結合在一起的族群。

只有1+2的話應該就會買NEX3系列了。

其實看得出來這台只是試水溫,如果賣得還不錯,可能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a5xxx甚至6千、7千系列了。如果賣不好,那就繼續龜回NEX。把3這個族群交給未來的無反alpha接環。

還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啊....

A99更新了,Q100價格不到1萬5?最近SONY還蠻熱鬧的。
這樓一路看下來,家電屋出的產品,仍總是被嫌。
也看到未來A卡口將走高檔路線,而APS-C全面E口化、家用化?

看來SONY就是有辦法將E口相機做得厚厚的,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