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bba003 wrote:
在小弟看來是衝突的阿

我們討論的是:
"相同畫面有較高的快門速度或較低的ISO"
這點沒有問題吧?

kuobba003 wrote:
A7 + FE35F2.8 裁切成 APS-C --- 光圈值 F2.8
A7 + E24F1.8 自動裁切 --- 光圈值 F1.8

這不是剛好說明了我的論點嗎?

Socrates boson wrote:
我們討論的是:
"相同畫面有較高的快門速度或較低的ISO"
這點沒有問題吧?


觀念沒問題 , 邏輯有問題

若因為已經有 APS-C 鏡 , 又了升級 FF , 而接環通用 , 那還說得通
但我不認為有人會買 FF 機後 , 特地去買 APS-C 鏡接上做裁切
就是為了有更高的快門 OR 較低的 ISO .....






Socrates boson wrote:
這不是剛好說明了我的論點嗎?


你的論點沒問題 , 但聽起來像是 FF 不被允許開高 ISO 來得到更高的快門

因為開高了 ISO , 隨時有可能被 APS-C 幹掉

同時 FF 畫面就算裁切後 , 依然優於 APS-C , 而完全忽略原始影像的大小造成的影響或許更大

Socrates boson wrote:
我們討論的是:"相同...(恕刪)



快門應該不會差太多,可能差1/3到1/2級。

APSC的光圈對應全幅的等效光圈,光圈值約差全幅一級。

Socrates boson wrote:
但相較E鏡裁切
拿FE鏡裁切不就是"花更多錢取得相同效果嗎"?


FE 要剪不剪是個人選擇了, 進可攻退可守

可是E 是必剪吧~!?

Socrates boson wrote:
我們討論的是:"相同...(恕刪)

後來個人想一想,像當年個人告誡友人,弄得最後人家香蕉還是去踩,反過來和您說,就是故意要踩香蕉,
就算發生什麼也是自己的事。

就到此告了一段落。



回歸主題。


就目前來說。
35/2.8個人是不會考慮,因為對於一般環境下,2.0以上的定焦鏡是比較足夠用途,定焦2.8通常是不太足夠。

55/1.8在照片上表現很好,對於喜歡拍人為主可以考慮,但如果要加景至少要35mm以下會比較好用。



24-70/4 OSS則是因為有OSS關係,本身也是從24-70常用焦段,這顆對於不曉得選什麼可以考慮。

對於F2.8有慾望,其實就實用來說,另外搭更大光圈定焦鏡會比一顆更重但也只是F2.8光圈鏡頭來的有用。








對於ALPHA鏡頭有慾望,老實說,如果是已經有ALPHA鏡群可以繼續用是還好,但不太建議買新ALPHA來貼補FE鏡群不足,因為就現在ALPHA更新狀況 與須轉接或本身體積大小考量,等後面新FE鏡群會比較不會後悔。

Socrates boson wrote:
2013-11-01 11:09 by Socrates boson
沒錯 上述E鏡裁切優點 某幾項也不是只有E鏡裁切才能達到

但相較E鏡裁切
拿FE鏡裁切不就是"花更多錢取得相同效果嗎"?

噢對了 這棟沒什麼人 用不著偏偏私信給我吧?



diffusionless願意私信給你是你有面子,講那甚麼話?你知道他等級多高嗎?
該用戶沒有發言權限 wrote:
diffusionless願意私信給你是你有面子,講那甚麼話?你知道他等級多高嗎?
不知道你是指什麼等級?
我從這篇討論看來,他的攝影觀念似乎也沒有多好,一些基本的原理都沒搞清楚。

兩光的老師 wrote:
你是因為尷尬而跟著笑嗎?


我只是純粹覺得有人幫帳號分等級很有趣

Socrates boson wrote:
其實用APS-C的E鏡
一樣可以有FF級的色彩/對比/ISO表現
只是畫素較低而已
如果不裁切或大圖輸出 理論上跟FE鏡差別不大

很多狀況用不到高畫素
用裁切拍反而還有RAW檔省空間的優點...(恕刪)


裁切的確無不可, 也的確代價就是畫素低, 無法放大而已.
而說起來在不考慮放大的情形下, 其實"FF級的色彩/對比/ISO表現" 在小圖下很有可能是看不出來的, FF/APS-C/M43/ 1"等等不同大小的感光元件在小圖下的表現都很出色, 不用拘泥非得要FF才行.

許多人應用FF就是想保留在大圖輸出下能夠維持畫質的可能性. 例如Nikon FF用戶保留DX鏡的可能性真的較小, 既然可全幅下拍攝後再裁切得到DX, 又何須由機身代勞, 而且全幅鏡頭可以FX/DX自由切換視角, 何需為了DX鏡頭侷限在DX 模式? 大概就是這樣的思維所以多數全幅用家都會出清APSC鏡.
^^A 請多多指教~
MUS wrote:
FF/APS-C/M43/ 1"等等不同大小的感光元件在小圖下的表現都很出色, 不用拘泥非得要FF才行.

不過以目前的上市產品來看
FF不只有高畫素這一項優勢

APS-C就有2400萬畫素的產品
為什麼NIKON D4只有1600萬畫素 卻有一堆人願意捧20萬去買?

換個方式想
如果SONY出了一台與A7R相同技術的APS-C NEX
畫質表現一樣 只是畫素降為1600萬
這也會是個相當有競爭力的產品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