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word wrote:
1) DxOMark Score是一種"鏡頭與相機組合的整合平均表現", 依個人來看就是一個系統表現的總評分
2) 看measurements的量測報告, Canon表現應該比Sony好, 但是Sony的DxOMark Score在Canon之上
我覺得DxOMark在打自己槍
3) 為什麼要考慮感光元件的動態範圍? 這應該在評感光元件的分數時就量測過了....
4) DxOMark說要給開放光圈的鏡頭表現, 但是E1650的DxOMark Score卻是best at 16mm F4
我覺得DxOMark在打自己槍(此為考慮"DxOMark Score", 不是"measurements"的部分)...(恕刪)
3. Score測試過程採用了限制曝光量的測試條件,條件固定為150 lux,1/60秒,因此,要讓輸出照片獲得正常曝光不同的光圈值就只能使用不同的ISO設置。DXO使用的相對光圈f數與ISO設置對照表如下:
f 1.4 iso 250
f 2.0 iso 500
f 2.8 iso 1000
f 4 iso 2000
f 5.6 iso 4000
你的疑問這裡都找的到答案
http://forum.xitek.com/thread-1196461-1-1-1.html
給分是有依據的,但信不信又是另外一回事,畢竟Score條件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其實我覺得這蠻符合M43理論,APSC微單缺乏大光圈,M43常說NEX大片幅ISO好有什麼用20 1.7 ISO可以降2級,Score的best at....正是實踐這個理論,實際使用時大多數人遇到低光源也是光圈開最大iso盡量不調高在拍,So........Best at f=16mm & f/4這欄是有意義的,雖然國際不承認,但DXO就是有自己觀點,我個人是認同,不然買大光圈鏡頭幹嘛,也不全然是為了景深,這跟傳統測試方法有很大差別,DXO遊戲規則簡單講就是:使用習慣、相機、鏡頭密不可分
補充一點,機身部份喜歡1:1比較的請看Screen,DXO總分是用統一800萬輸出的Print給分的,目的不是輸出,而是跨系統比較,不看總分看measurements Screen細項與真實情況差距不大,但總分也沒意義了,但也別忘了這也是RAW出圖,與一般JPEG出圖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