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小蔡災情頻傳,到底該不該買啊?!


h1975641209 wrote:
如果有人要替廠商說話...(恕刪)


小弟這2~3 年花了16萬在sony上。
連個小桌曆都沒有,太小腳了啦。
還SONY發薪水哩!門都沒有。
所以別扣帽子,這行為很不好!

拿一定量的的數據來,別一直只告訴人家"很多",那樣本數不足是沒說服力的。
請認真的登錄拿量出來或像whssnow大拿確實的証據
否則只光憑網上亂或則只是自己是消費者的立場就亂抬轎只是扭曲了事實。
MP56 wrote:
噗~有人就是喜歡模糊...(恕刪)


您的痛!小弟了解也深感同情!
因為賺錢確實不易。
但請團結確實累積案例或如whssnow大的做法證實
那才是辦法。
而且如您所提供的sony已經咬定那是人為的,不滿意這樣的結果,當然只能訴求更有力的證據。
否則以網上的案例數與銷售比例而言,以小弟局外人的看法,是沒啥說服力的。
講的白一點,那個版只是中獎的那十幾個人,在自行取暖而已。


sam189 wrote:
什麼是霸凌?霸凌音譯...(恕刪)


網路世界很發達,進步很快
給個網址讓您長知識
http://www.mtjh.tn.edu.tw/anti_bully/new_page_22.htm

對了那本破字典,可以丟掉了!免得誤您一生!
小弟算是太閒捅了蜂窩。
人家版主會另開版不在災情文問這問題,就是知道在那地方問那問題,應該只有一種答案,才另開了版,想聽聽另一種聲音。
以災情文掛在01那麼久至少3~4週,所謂的受災戶及抬轎的正義魔人,您的述求小弟很明白。
但請尊重別人,給人另一個表示自己意見的雅量。
至少對本人而言對小菜事件的看法,是從一開始的"觀望"至"認為是個案",雖有中籤的機率,但品質的問題不如想像的大。
所以鼓吹版主可以冒險敗小菜。
就算明知T鍍膜長花的可能比較高,比較驕貴難養,還是買大菜來滿足自己的心願。
沒辦法,中毒比較深,就得認了!
當然如果還像當年的那個C,那就罷了!
版主如果覺得小菜事件是個災情,自然不會買也不會問。
如果覺得對災情有所質疑,也讓人有聽個不同意見的地方。

沒有拿出更有力的佐証再多的討論及語言暴力也改變不了小弟對此事件的認知。

買不買是版主自己的事,這不是個受災戶來要公道的地方,如此而已。

miro_002kimo wrote:
沒有拿出更有力的佐証再多的討論及語言暴力也改變不了小弟對此事件的認知。...(恕刪)


消費者不論財力或技術根本無力佐證,這時就得依靠廠商了,
可是目前為止廠商連白點是甚麼都是黑箱作業不敢告知,
有些人買一個月都擺防潮箱用沒幾次就發生了,甚至還有人在店家就看到菜花而拒買.....
而且新加坡都已免費維修了,當地消費者為什麼不用佐證?

站在消費者立場若自認非人為因素,當然據理力爭,當無力達成要求,當然就蓋大樓,
只要是事實消費者就有權力用輿論抵制,若言論不實損及廠商,廠商當然可以提告,
遊戲則訂好好,哪有甚麼霸凌的問題?到底誰霸凌誰呀?

難不成那麼多人長期擺放潮濕地下室或淋雨還要賴廠商的麼?
消費者要佐證什麼....佐證購買日期還不夠嗎?
就算能證明長霉那又怎樣?難不成還要佐證自己人為沒問題?難不成還要佐證廠商生產流程缺失或生產材料或生產環境造成的長霉?

記得某T牌汽車暴衝發生案例數沒幾件.......剛開始也是廠商鴕鳥甚至隱瞞事實買通官員,難道也是消費者霸凌廠商?
案例數與銷售比例多寡與佐證根本不是消費者的責任,有責任的廠商是主動服務消費者,沒責任賴皮的廠商才需要消費者佐證或者讓消費者蓋大樓,
當損失有限,又不願花更多成本人力,又很不甘願的情況,有些人積極些,有些人選擇"蓋大樓",有些人分析情況支持某方造成輿論壓力,只要客戶對廠商服務不滿這些做法都對.............不是麼?
我不太同意拿01上的受災案例跟全台灣或者全世界小蔡鏡頭銷售數量做比較,
然後說受災比例太低,
應該不是所有買小蔡的人都會上01吧,
所以不適合以比例來認定是個案or災情,
畢竟沒人知道正確的母體數字是多少.
chiameiHuang wrote:
我想我大概是 賭性堅強吧!明明知道 這隻鏡頭好像有問題 還跑去買一隻新的回來用!沒辦法!成像 跟 蔡司的名號太響亮了!就直接入手!反正有問題再說,況且 聽說就算長菜花 也不影響成像!...(恕刪)

據說,並不是每一批都會這樣,是這兩年有幾批的特別容易長菜花;希望大大的不是這範圍的摟~ ^^
哦~對了~並不是不會影響成像,萬一範圍太廣,光圈縮太多會導致有點霧霧的,小弟就是這樣,前陣子才忍不住拿去修...
miro_002kimo wrote:
恭喜!
T鍍膜在以前就前C家的時代,只要一長了霉,通常就算清除了,鍍膜都難逃被吃掉的命運。
且T鍍膜用在前C家上比其它品牌容易中獎,用在哈蘇的鏡頭上雖有看過案例,但不多!

所以準備個好的電子防潮箱比保險,更重要的是常用。


小弟對這個網路爭吵沒有興趣,也看完了爭議的部分;的確,就是因為大家的認定不同,所以才會有這些爭執。
但是,如果SONY台灣(代理商)願意早點講清楚,而不是一開始堅持,之後變成每個人遇到的答案都不同,甚至公告一下,不要偷偷特價;應該就沒有這個問題吧?
至於霸凌,恩~我覺得用這個詞是有點沉重了啦~可能最近討論很兇,順手拿來用?(那麼國民黨、民進黨、勞工團體甚至過勞死家屬都在霸凌邊緣?有些還是霸凌成功的那種?)
其實,大家應該都只是要個明確的答案吧?(何況德國蔡司、日本SONY都已經表示需要調查)

對了,順道請教一個問題,怎樣才能防止? 我有買台灣常見品牌的電子防潮箱,也遵從防潮箱廠商建議的濕度設定(早晚各一次確認濕度值),還是出勤率99%的鏡頭,用完還都會確實擦拭;為什麼不到一年還是整個鏡面都發霉了?但是另外兩個普通鏡頭(一個出勤率1%、一個是10個月來沒出動過)都沒事..是哪邊有漏嗎?

hank1405 wrote:
(恕刪)..是哪邊有漏嗎?


有阿~~

是漏財了 ~~~

不過撇除蔡花問題 這管真的是不錯
看到這問題又另外開一版 覺得好奇又轉進看完
的確懷疑的人也有道理 所以在一般通識上來說好了
我自己的電子防潮箱也是台灣某知名廠商 我共有三個
小蔡是當時買給女王用 但是如果出國使用又覺得換鏡頭不方便
所以出鏡一次後就躺防潮箱了 一般使用18250比較多 現在是NEX5
那個防潮箱裡面有烏骨G還有SONY的攝影機及其他鏡頭
唯獨這顆有天我拿出來看 啊 這市啥米? 我自己器材一堆 平時使用率高的都沒事
防潮箱設定是55%至50% 如果有問題的話 那其他的蔡司鏡不就完蛋
我想說的是SONY對於個案可以忽略 但是如果有許多通報的話 應該要調查
器材本來就使用環境也許酷寒酷暑濕度高都有可能 如果這些都不行的話
銷售前最好先說明 所以以一般使用者來說是都應該沒有問題才對
在這裡的討論也希望不要言詞對立 因為沒有意義
我也常想這是為什麼? 我有幾乎一整套N家系統還有A900及蔡司鏡等等
唯獨這顆有問題 真的不能接受 因為有些N家鏡頭是更早以前購買 近年來幾乎沒使用也OK
如果說是發霉我不大相信 應該是前鏡組膠合脫離吧 這是我猜的 因為這兩片是膠合 應該不會滲入空氣
有間隙的話會影響畫質 最後只希望SONY可以公開的將情形說明
也不會讓支持的使用者失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