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5] SONY A7S: 4K錄影, 1200萬畫素, 更快連拍,4/6揭曉

blue5590 wrote:
這種應該會有對應系統,會比較高價...(恕刪)


高價就沒天理了,DV向來比微單貴很多,FDR-AX100 也是4K
1吋CMOS 靜態拍攝1400萬畫素,內建 Zeiss12x 光學防手震
鏡頭也才賣6萬,內建那顆不是小鏡頭耶,體積跟APSC鏡頭一樣大
升級幅度可謂相當大,價格幅度並未高出原本Handycam系列多少
A7S材料跟A7很高比例共用,不可能開太高價吧,反正明天就揭曉

說不定來個 RGBW 四色的感光元件,既消除摩爾紋,同時也有超高動態範圍,更適合錄影用。
Lucose wrote:
說不定來個 RGBW...(恕刪)


不用到RGBW,這裡有索尼最廉價4K機種可以參考畫質
他有4K選項可以調整觀看,經過youtube轉檔破壞後還能
這樣...不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adJNOcrjg

一個殼玩出3種市場,這個索尼真會一網打盡,不,是真會"共用生產線"
應該再擴充事業去做汽車底盤才對,玩索尼不當先鋒是對的,等都浮出
水面了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哪一台
各位師兄都認為1200畫素可用iso會提高,那小弟想知道a7r也可以選用較低畫素輸出,那可用iso也會提高??

小弟不材,還望提教..

MING CHAN wrote:
各位師兄都認為120...(恕刪)



像素密度不同啊

maniax wrote:
SONY A7S...(恕刪)

坦白說,蠻肚爛Sony為何不儘速發表A鏡頭新相機?

我們這些愛用A接環相機的群眾難道就不是Sony的粉絲嗎?
Jacky99999 wrote:
坦白說,蠻肚爛Son...(恕刪)


Sony當初發展e接環主要是想藉由e接環整合影像事業部,這樣可以集合所有部門
資源不再各自獨立研發,這是當初發展e接環背景
Sony在發展nex時曾發下豪語要讓E接環成為公用接環所以設計上不管口徑或法蘭距
都經過縝密計算,18mm法蘭距以當時科技是非常偉大的壯舉,但技術不成熟加上數位
修正還有爭議情況下也造就出e16笑話,當時若野心別太大用20mm取代或許罵聲會少點
,今天e接環確實已經做到老鏡重生公用接環這步,這都要歸功於18mm壯舉,也為後來
加入廠商提供趨勢藍圖
再來索尼e系列一發表馬上宣布e接環規格免收授權費,這也是拉攏廠商做法,所以才有今
天那麼多接環問世,Sony把資源投注在e接環比例比較高將會是未來趨勢,因為它成功了
,也只有全力炒作微單市場才能衝破CN築起的高牆,既然找到了燈塔各家都卯足勁拼命划
,索尼豈有不全力以赴道理,a系列不會放棄但機型被縮減應是無法避免,a系統恐怕再無
機海這種盛況了

SONY手機都上4K了
相機加入遲早的事~
期待!

Jacky99999 wrote:
坦白說,蠻肚爛Son...(恕刪)


其實等5月18日A77M2的規格出來就知道SONY還有沒有心要經營A卡口了,如果規格很爛....那就(你知道的)
EXELICA wrote:
其實等5月18日A7...(恕刪)


A卡口APSC片幅除了16-50/2.8之外,幾乎(應該說根本)沒有上得了檯面的專用鏡(如果能忍受全幅鏡的重量,何不直接用A99),廣角就11-18一顆,畫質和kit鏡、旅遊鏡相當(我買了一顆,和我的18-55、18-135比較過才說的);今天如果有人因為不想要全幅的笨重、又想要較小片幅高階机的性能,找Sony根本無解;雖然它整合不少從消費端沿續過來的方便功能,不能滿足基本的高畫質需求還是枉然

A77本來的性能已經不錯,只差雜訊、buffer、AF涵蓋面積幾項需要改進,前兩項經過時間必然會有進步,第三項就看Sony的能力+誠意,如果還是照舊、或把A99那些不可控的點移植過來,那A系列真的沒什麼好期待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