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Sony發表超望遠鏡頭600mm f/4GM與200-600mm f/5.6-6.3G OSS

yang stephen wrote:
只是想要告訴大家鏡...(恕刪)


你這張確實好看。

我覺得拍鳥的細節主要還是要看鳥佔據一個畫面的畫素量。假設沒有技術障礙,在良好的ISO之下,一支鏡頭在某一台相機拍一隻鳥,該鳥佔據的畫素量決定被攝物能達到的清晰程度(這部分是由MTF,或DXOMARK的mpx決定)。這是基本常識,和拍人一樣,用滿筐的頭像對比半身照再裁切,就很直白了。把這個因素排第一之後,自然會發現,800mm 一定贏600mm,F5.6一定贏F8.0. 定焦大砲貴當然是貴得理所當然,相較於400mm 5.6的小砲,其優勢不言可喻。

但是MTF或mpx對清析度的影響一定比不上前段第一句所述。一個微震打掉MTF 可能都不只10%。另一個是色差,我覺得排第二,這個是真的在使用倍鏡裡會有影響,但Sony 1.4x真的看不出來。2x可能有,我沒有辦法証明。

話說回來,就像你說的,大砲的缺點相對於小砲有時候才是致命,第一是貴,致命,第二是重,對更多人來說是更致命。第三有人就是不愛帶腳架出門,這和很多人只穿球鞋,從來不穿皮鞋一樣,好像穿皮鞋全身會起紅疹(心身官能症)。同一隻鳥,小砲其實也可以拍出一樣的細節,只要能讓鳥佔據的畫素量相當。所以很多時候小砲拍出一樣的細節並不是難事,但不是所有的鳥都能讓你接近,這才是小砲的問題。不過重量體積可以讓你出勤率大為增加,拍出好照片的數量自然也增加,而這些照片常常不是長焦大砲配腳架拍得出來的,這叫Agility,當然也更Productive!

各家都要比連拍張數,都要比電池容量,比追焦成功率,沒要一樣不是要增加拍攝者的產出。就連長焦大砲也是在往減少體積重量上面去增加攝影者的產出。我用SONY A7RIII 加100-400GM 其實是被NIKON 500mm PF缺貨逼出來的。當然效果也比我預期的好,只是焦長短了一些而已。

以上第三段Steven都說過了,我幾乎只是再贅述一遍。

這是SONY100-400GM 加1.4X拍的:
01的圖檔沒有FLICKER好,加減看。




ever7070 wrote:
台灣日本這...告...(恕刪)


超級感激 ever 7070 前輩的提醒
dorami 收到這份貴重的禮物(new media literacy)了


心懷感激的 dorami :)
心懷感激
mobile0134 wrote:
你這張確實好看。我...(恕刪)

也找到200600G的MTF曲線圖了,看樣100400GM有必要降價


比一比100400GM的:



mobile0134 wrote:
你這張確實好看。我...(恕刪)


同意您的說法


所以到底要用什麼樣的鏡頭其實要由用的人來決定的

由用的人的「可動用餘錢、可負擔的体力,可運用的時間來決定」

錢多點,体力好點,時間少點,就買最好的器材增加成功機會

体力不好,但時間很多,就用小小砲慢慢陪他耗


所以用最貴砲的人也不會比較高貴

用小小變焦鏡或類單的也不會比較低下....

就是一種消遣而已,只要用的人用的開心,達到他去拍照的目的就好了.....







AbdA wrote:
也找到200600G的MTF曲線圖了,看樣100400GM有必要降價...(恕刪)


體積差很多,泛用性還是有差

100-400仍可以用於室內比賽或演唱會

200-600光體積放在室內就嚇到大家了

1000K wrote:
體積差很多,泛用性...(恕刪)


光是放包包就.... 不知道是不是要新買一個包了
1000K wrote:
體積差很多,泛用性...(恕刪)

CP-9 wrote:
光是放包包就.......(恕刪)


這類大體積者,我通常都愛隨身只帶一支,若有合適的包包才會多放個超廣鏡。

我目前的SAL70400G + A99M2如圖是那樣在帶,這可以再多放一支1635或2470,不過要緊急取出拍攝就不好拿,而E系統的SEL70200GM、SEL400GM都放專找用的背包,這也不好快速取用,所以目前想到放在三腳架長長的包袋內,正在物色適型者中(大家可以順推薦一下),這可以不要有什麼可放多餘的,只要有外表保護、好背即可,我就可以背身上騎著機車趴趴走,遇到想拍停下來就可快速取出即拍,那SEL200600G也可以如法泡用;再想到SIGMA最近出的砲,就給適用的可含相機的配包,相對有感索尼一直很不體貼。

有減壓效果(A7系統+SEL70200GM也可放):


BTW
我用SEL400GM在路邊打重機,雖有很多騎士注目,但還沒有碰到有人會跌倒
SEL400GM + SEL20TC + A6400


A6400 + SEL14TC + SEL400GM
AbdA wrote:
一般上會說差損的,我是認為可能以這一點問題在作祟較大


以我所使用過3 支不同的 600 F4 (每支有5年), 加增距 的經驗

N AFS 600 F4 II
N AFS 600 F4 VR
C EF 600 F4 IS II
N 14EII, 14EIII, 17EII, 20EIII
C 1.4XIII, 2XIII

加增距的損差有幾種變數

- 順光 VS 逆光. 一般 MTF 圖從不會告訴你逆光下的表現, 而一般人說加增距沒多大損耗, 是在順光狀況. 但逆光就損耗很大. 對比度大幅度下降而流失細節. 這又要視在乎鏡頭本身設計, 我以前所用的兩支 N 600 F4 都是加增距在逆光損耗較大

- 距離, 雀鳥本身搖動, 與防震糸統失效
首先要說, 鏡頭本身的防震糸統不是設計給加增距尤其 2x 用, 有功效不足甚至適得其反效果, 連手按快門都不能, 需要使用快門線
另外雀鳥身本搖動在愈近, 愈大增距愈是嚴重, 常被忽略. 有 1200mm 用 1/400 也不能凝定一只企定定的雀鳥.
連拍震動, 一般新手一見目標就死按快門高速連拍, 而忽略了連拍震動
雀鳥距離太遠, 亦會受煙霞影響成像

- 對焦準確性問題
Iflash 大首本名曲, 基本上我手上所有增距鏡用在單反上都不準焦需要微調. 尤其 2X.. 在逆光準確性更是不穩定. 無反就沒這問題.

所以用不用增距, 先天條件是鏡頭本身質數, 其次看天時地利, 有時會發覺不用增距只靠裁相更好成像.. 經驗老手在未按快門已知行不行..




crossmatch wrote:
以我所使用過3 支...(恕刪)


增距鏡逆光,
200+ 連拍.

CP-9 wrote:
增距鏡逆光,
200...(恕刪)


增距鏡逆光, 600 F4 + 1.4

壽帶


藍翅希鶥


增距鏡順光, 600 F4 + 2x / 1.4x

栗耳鵐


橫斑翠


藍翅八色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