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 stephen wrote:
只是想要告訴大家鏡...(恕刪)
你這張確實好看。
我覺得拍鳥的細節主要還是要看鳥佔據一個畫面的畫素量。假設沒有技術障礙,在良好的ISO之下,一支鏡頭在某一台相機拍一隻鳥,該鳥佔據的畫素量決定被攝物能達到的清晰程度(這部分是由MTF,或DXOMARK的mpx決定)。這是基本常識,和拍人一樣,用滿筐的頭像對比半身照再裁切,就很直白了。把這個因素排第一之後,自然會發現,800mm 一定贏600mm,F5.6一定贏F8.0. 定焦大砲貴當然是貴得理所當然,相較於400mm 5.6的小砲,其優勢不言可喻。
但是MTF或mpx對清析度的影響一定比不上前段第一句所述。一個微震打掉MTF 可能都不只10%。另一個是色差,我覺得排第二,這個是真的在使用倍鏡裡會有影響,但Sony 1.4x真的看不出來。2x可能有,我沒有辦法証明。
話說回來,就像你說的,大砲的缺點相對於小砲有時候才是致命,第一是貴,致命,第二是重,對更多人來說是更致命。第三有人就是不愛帶腳架出門,這和很多人只穿球鞋,從來不穿皮鞋一樣,好像穿皮鞋全身會起紅疹(心身官能症)。同一隻鳥,小砲其實也可以拍出一樣的細節,只要能讓鳥佔據的畫素量相當。所以很多時候小砲拍出一樣的細節並不是難事,但不是所有的鳥都能讓你接近,這才是小砲的問題。不過重量體積可以讓你出勤率大為增加,拍出好照片的數量自然也增加,而這些照片常常不是長焦大砲配腳架拍得出來的,這叫Agility,當然也更Productive!
各家都要比連拍張數,都要比電池容量,比追焦成功率,沒要一樣不是要增加拍攝者的產出。就連長焦大砲也是在往減少體積重量上面去增加攝影者的產出。我用SONY A7RIII 加100-400GM 其實是被NIKON 500mm PF缺貨逼出來的。當然效果也比我預期的好,只是焦長短了一些而已。
以上第三段Steven都說過了,我幾乎只是再贅述一遍。
這是SONY100-400GM 加1.4X拍的:
01的圖檔沒有FLICKER好,加減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