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多)sony α100台灣記者媒體發表會實錄~

我覺得SONY在怎麼說雖然是承接MINOLTA的資源
但畢竟是個剛進入DSLR領域的新人
要一個新人剛開始就做足所有的產品線有點難吧
C/N也是發展多年才有今日的規模
當年MINOLTA剛推出AF的A7000時可也不是馬上就所有產品到位
我想應該要給它些許時間吧

而且一開始就使盡全力 以後還能端什麼菜出來啊
先等a100上市以後再評論它也不遲

我倒是很希望SONY可以推FF機 解開手上35的封印
白 wrote:
D5D是可以JPG連...(恕刪)

如果是Kingston Elite Pro(50X)的話...我只能說,換掉吧,跟徠德80X的比起來慢到想打人,金士頓的如果不是100X(還是133X忘了)的那就不用買了,金士頓的便宜歸便宜,但是速度實在讓人無法恭維。
背後靈@01 wrote:
其實minolta當...(恕刪)

28~70f2.8GDSSM開發計畫取消
17~35G並沒有資料顯示有SSM開發計畫
蟑螂~~ wrote:
我覺得SONY在怎麼說雖然是承接MINOLTA的資源
但畢竟是個剛進入DSLR領域的新人
要一個新人剛開始就做足所有的產品線有點難吧
C/N也是發展多年才有今日的規模
當年MINOLTA剛推出AF的A7000時可也不是馬上就所有產品到位
我想應該要給它些許時間吧

而且一開始就使盡全力 以後還能端什麼菜出來啊
先等a100上市以後再評論它也不遲

我倒是很希望SONY可以推FF機 解開手上35的封印

不要以為α100是Sony自己短時間內搞出來的,去看看寫真迷KM版,把Sony宣布與KM合作的新聞翻出來,那時很多的傳言都已經成真了,所以α100是Sony與KM合作開發一年的產物,Sony也不能算是新人,以他們的品牌而言的確是(雖然有討論證實Sony過去就自行開發過DSLR),但是不要忘了從KM過去Sony的人,不是只有工程師而已,各種人才都有到Sony去的,Sony是以KM的基礎、KM的技術與資源結合Sony自己本身的技術來開發Sony的產品,很多人說α100沒有Sony Style,我想其實是α100沒有KM style,光是LCD左邊那幾個鈕那邊改成波浪型,LCD外框做成弧形以讓相機機背放在桌上時LCD不會直接接觸桌面,這些都是Sony Style的具體表現!KM的設計者沒有那麼細膩、時尚。(當然KM也不會把接環弄一圈橘色的然後大肆宣傳用了哪一種特殊原料,這也是Sony Style)

並沒有不給Sony時間,只是當年給了KM時間,KM卻依然讓用家失望,所以我對α100也沒什麼期望,只希望閃燈不會爆,相機不會用了半年後開機拍第一張快門就卡住要重新開機才能再拍,7D,5D有的種種「風濕痛」不要延續到α100跟明年要出的那台上面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只是,在給Sony時間之後,Sony能不負用家的期望嗎?KM的不足與弱點在哪裡,Sony應該很清楚,一切都要指望Sony的決策者了。

「而且一開始就使盡全力 以後還能端什麼菜出來啊」
這句話我無法同意,當年KM的處境就是即使用盡全力,也不保證可以在DSLR的戰國時代中生存,這個處境換成Sony也是一樣,當你的產品做不到能滿足這種類型的用家時,就只能向Pentax一樣只做某些類型的市場,而C,N則會繼續一點一點的壓縮其他小眾市場的空間,對Sony來說,使盡全力都不見得能真正獲得全球20~25%的市場佔有率,如果Sony還要延續KM的策略的話那搞不好過幾年KM的相機部門會再被Sony賣掉...(希望Sony不會那麼愚蠢,畢竟KM的策略只是告訴我們他們沒有心繼續經營相機市場而已)

期待明年發表的機身與鏡頭,當然如果也來個roadmap那就更好了
這....我想sony和M的關係我應該也算清楚
我當然知道a100根本就是M早就設好再給sony稍稍修改一下的

我只是想說以一個剛推出DSLR的廠牌,雖然是承襲M但也至少推出21隻鏡頭了.
我看他門能確保這21隻鏡頭能順利量產不缺貨就已經算達到先期目標了吧.
M當年就是因為鏡頭產能開不出來,D7D和D5D賣得好卻買不到鏡頭,白白便宜副廠

以現階段而言我只希望他的鏡頭產能可以維持穩定不缺貨
那幾隻菜頭可以真的有菜頭的水準就足夠了(AF,MF沒差)
真的剛出世就畫一塊很大很大的大餅我覺得沒意義也不實際,穩健點還是好的

另外,你剛剛提到機身的問題我想也是要等正式量產機面市再來討論不遲
沒拿到手上誰知道他會不會改進以前的問題或又有其他毛病???

至於銷售策略, 我敢肯定SONY和M的思惟及方法是全然不同
SONY連東西都還沒出來就已經大打廣告戰,M是東西上市很久都還不見孵出一個廣告來
他可以吃下多少市佔率我不敢妄言,但要像WALT前輩說得這樣似乎也不可能那麼慘
至少我認識的很多朋友都為了可以防手震的蔡斯T*已經拋掉手上的系統了

而且如果哪家有啥鏡頭別家就一定要跟進,那每家的鏡頭系統不是太繁雜也太難辦到
N有105 vr macro但C沒有 105 DC和135 DC 這兩管C家也沒有啊
M家的STF和500 RF目前還算是獨家
P家的LE和SMC鍍膜技術他廠要追上也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而且套一句你曾經說過的:鏡頭那麼多你也不可能全用到,他廠常用的幾隻M家也有也不遜色啊
白羽君臨是也..御名H1機神.....彼相機神兵利器也...英雄手中橫掃千軍..如虎添翼也..α100 指日可待也...莫遲疑羽君出手見真章..
尼康的外觀我評價特優...LCD與畫素太小了..很失望..佳能兄的也類似高價位的LCD才有2.5吋...強烈建議..低價位也多推出大螢幕的.....不然我早買了..阿尼阿佳的老闆們..拜託玩大一點..不然我早花錢去買了..尼康外觀與功能確實還是很讓我欣賞..





Sony 的期許
這台相機我很喜歡喔...希望趕快上市..我等著要用呢?
Sony 的期許
白 wrote:
D5D是可以JPG連...(恕刪)


小弟的D5D可以精細畫質拍到卡滿,連續以每秒三張拍攝

至於NIKON的85F1.4比較便宜!???這就得請某人去看一下ZF的85F1.4多少錢,重點還是手動
D70還不能測光,加一萬左右讓你獲得測光加上AF,這樣算便宜吧

並不是人家家有,大家就都得有吧,只要符合自己的用途的狀況底下,再進行投入就夠了,不需要太勉強自己,會傷身低
阿尼阿佳低價位的螢幕約2吋.....希望在這方面盡速改善...提升至2.5以上...或是3.5吋...其實它們的影像品質當然很令人欣賞...阿佳的外觀感覺還是阿尼的較好看...酷斃了...阿索的外觀普通...各位大老闆罩子趕快放亮啊...加油喔。
白羽君臨是也...御名H1機神
小弟有預購 a100, 剛剛收到 SONY 的付款資料回傳提醒通知 mail,說到尚未收到我的匯款確認傳真(其實是我皮還沒去匯款啦!),重點在於 mail 內說到,近期內將儘速出貨,這代表預購第一批應該快拿到機子了(其實日子算算也差不多了...)

要來籌錢了,我的小朋友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