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ar wrote:應該只是廠商要不要做...(恕刪) 背照式的CMOS在感光原件小的時候,才有高ISO純淨的優勢感光元件越大,優勢越小在FF的片幅用背照式的電路設計,有用跟沒有沒差所以目前的技術來說,基本上不會有大型BSI感光元件
focuslight63 wrote:背照式的CMOS在感...(恕刪) 理論上當然是有差!要看怎麼比小王一天賺1000,小李三小時賺600,誰賺多?(率rate vs 量amount,是不一樣)=================================================================================================每單位感光元件CMOS下能獲得光電訊號,背照式CMOS贏假設 (以下,背照CMOS簡稱背照)APS-C裡面由有100個"CMOS"構成,每一個"CMOS"獲得A單位光電訊號,一個APS-C全部"CMOS"為100xA單位光電訊號APS-C裡面由有100個"背照"構成,每一個"背照"獲得B單位光電訊號,一個APS-C全部"背照"為100xB單位光電訊號如果一個背照CMOS與一個一般CMOS: 光電訊號 B > A同樣都100個之下整個影像感測器APS-C: 100B > 100A背照CMOS感光優於一般CMOS同理,FF只要單位CMOS尺寸規格不變,兩個FF塞一樣多數量,例如200個整個影像感測器FF: 200B > 200A背照CMOS感光優於一般CMOS所以"理論上",FF用背照CMOS是會有優勢至於較好技術一定是較好產品嗎? (是否考慮成本,良率等等其他因素)=================================================================================================其實背照BSI CMOS名稱是否有商標註冊不得而知,但先前出自OmniBSI這家公司OmniBSI公司裡面有台灣投資,重點是這家公司的"BSI CMOS"也是台積電代工所以如果選用OmniBSI公司的BSI CMOS就是"愛台灣啦!"可惜,SONY不確定是否自家生產(總之不是台積電)有誤懇請指正!!
jayco wrote:Nex FF 如果和...(恕刪) 不用壓......十萬我都買~用啥接環都行......反正我要轉接老鏡~我從用底片單反的時代就一直覺得反光鏡是個不得已而為之的雞肋。是為了解決不能從底片位置觀察影像的變通方案。不知道它甚麼時候卻成了不可取代的王道了?4X5大底機從底片位置的毛玻璃直接觀看影像和用放大鏡(實體的)對焦,有比較不專業嗎?很多人說奶昔配大顆鏡頭和a系列沒啥差別,奶5才兩百多克,a要不要超過五百克?機身高度差快一倍有沒有差別?去SONE體驗店用力把玩一下就知道有沒有差別。
賽桑 wrote:不用壓......十...(恕刪) 但EVF顯示的畫質跟OVF還是差很多啊即使是NEX7的EVF也才剛好接近肉眼極限而已如果NEX FF能做到0.8x放大率, 2048x1536x3解析度我就覺得ok了想歸想實際上一定不可能, NEX FF的EVF能有1280x960x3解析度就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