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焦性能再提升 內建五軸防手震‧Sony A7 II

gtohokimo wrote:
抱歉可能我的表達也沒...(恕刪)



這個頁面應該有您要看的部分唷,在五分鐘後一開始是未開五軸防震,六分鐘開始是打開防震功能(差別很明顯)
用轉接鏡頭測試防震的錄影效果
louischiago wrote:
吉姆林兄測試的很辛苦...(恕刪)


而且照片直出加上用新機,每次能交出這樣成績很不容易!
luswtin wrote:
SONY在自己的網站...(恕刪)


(個人認為)防手震效果和AF一樣,跟片幅絕對有關係, 片幅越大景深越淺,相對要用更會"跳"(補償--有本事在單位時間內運動量更大)的機構,才能達到相同防震級數.

我就不信Sony能飛天遁地(Olympus十年磨劍搞出一台EM1能五軸防震,也不過就那麼小一片CMOS,還有E1一直以來的基礎撐持;Sony一年馬上就做出4倍面積相同補償效果、還強調"不是學人家的"?)
jenhoxen wrote:
防手震效果和AF一樣...(恕刪)



其實是跟視角有關,當鏡頭視角高達180度時,手稍微動一下影響不大。但是如果視角只有2度(超望遠),隨便風吹一下都感覺的到。至於後端的成像圈要縮到多小,已無影響。

gtohokimo wrote:
抱歉可能我的表達也沒...(恕刪)


你看到那個應該就是影片, 從大樓那段去看, 左邊建築飛航警示燈一閃一閃的, 那不是照片
phuang3 wrote:
其實是跟視角有關,當...(恕刪)


我也覺得這樣比較合理

補償的長度其實不論長短焦都應該是相當的

因為最終還是拿的人手在震動而已

焦段長時 只是因為整個片幅塞在一個小的景觀上

導致該景觀相對而言看起來震動變大吧
phuang3 wrote:
其實是跟視角有關,當...(恕刪)


那麼為何DSLR的影片追焦能力就是不如DV、而同樣科技的A7ii,晚出仍是不及A6000?

五軸當中向前滾轉那個項目涉及前後運動,和影響"合焦"的因素有關聯性吧?(片幅小,焦落在前一點、後一點比較看不出來?)
感覺畫質好棒啊,性能感覺也很棒
可惜口袋不夠深
已經有a7R,如果a7m2的對焦點像A6000,我就會買單。
今天實際去現場拿實機把玩一下,多了五軸防手震體積比A7大一號,感覺有點可惜,沒有無反的輕巧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