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hsu wrote:
鏡頭FE 16-35...(恕刪)


鏡頭FE 16-35, f/4
防手震

對焦模式:AF-S, AF-C, MF都用過,使用AF-S與AF-C都用對焦鎖定功能AEL,
對焦模式:靜物試試看DMF吧~~
動態就AF-C + 鎖定中間對焦點


MF對焦時用room in 功能,並觀看鋒值看對焦是否精準。
峰值我是使用最小,或者不顯示顏色直接看放大的圖

ISO上要注意,對焦上,如果遇到光線不足,會用很高的ISO來對焦~~
手動ISO試試看、測光模式也有差別




另外不知道你使用的照片處理軟體為何?
是否開了鏡頭補償?
如果開了,因為按快門後,第一個出現的影像是未俢正的,
通常等半秒後相機會自己轉成已修正的影像,
樓主可關閉鏡頭補償內的三個撰項試試!

Gilbert_escort wrote:
是否開了鏡頭補償?...(恕刪)

Gilbert_escort wrote:
是否開了鏡頭補償?
...(恕刪)


我也覺得跟鏡頭補償有關...

lchsu wrote:
會這樣的原因是,第一個銳利的成相是沒經過壓縮的檔,第二個成相是壓縮過的檔,jpg是壓縮檔,raw也是壓縮檔。
當然所有相機的jpg都是壓縮檔,但我之前用的Nikon d5100產生的jpg不會這麼軟趴趴的。
...(恕刪)


每張 RAW 都會有預覽用的 thumbnail 圖。
一旦照完後,在相機上看圖就只會看到那張圖。
我記得在同樣有 RAW 和 JPG 的情形下,
相機只會採用 RAW Thumbnail 讓你瀏覽。

存在電腦裡的JPG 是壓縮後的檔案沒錯,
但畫質沒那麼不堪。只是在後製時 color bit 已經喪失,
沒有辦法再變出什麼花樣。

而 RAW 檔本身是 14bit 取樣、12bit 儲存,
色階和資訊量超過 JPG 16 倍。就算有些許壓縮,
也只有在極純淨的漸層中會輸給無壓縮的 Nikon 。
你不放大到整個螢幕、臉貼在螢幕上猛看畫素,是看不出差異的。


我不知道 A7II 這個問題的原因,因為我沒有遇到過。
但是我確定那絕對不是 RAW 壓縮。
-= 散仙 =-
剛剛用了A7ii+55za組合上腳架測

的確會有拍完前半秒較之後銳利的感覺

但實際看拍攝前放大對焦時和拍攝後機身放大的細節並無差異且都很銳利

對實際使用看起來沒有任何影響

至於為何會有這種怪異情形,可能要問原廠比較清楚吧

原PO似乎是過早下判斷了




但樓主的影的花,未免差了點吧........
daydream0415 wrote:
鏡頭FE 16-35...(恕刪)
lchsu wrote:
我用FE16-35,許多人說這顆鏡頭很銳利,但我自己不認為如此。


我個人入手這顆鏡頭也有相同問題,曾懷疑鏡頭問題送至sony檢測,換回一顆新品仍是同樣狀況,邊緣還是糊到不行,所以不是你拍攝有問題。

許多人說這顆鏡頭很銳利,但我自己不認為如此。
許多人說這顆鏡頭很銳利,但我自己不認為如此。
許多人說這顆鏡頭很銳利,但我自己不認為如此。

這個很重要,所以講三遍。

weiAA wrote:
我個人入手這顆鏡頭...(恕刪)

更慘!現在連16-35都有問題了?XD。

jeipe89sp wrote:
更慘!現在連16-35...(恕刪)


到底是人的問題呢?
亦或是機器的問題?
打個卡關注一下

isheng5238 wrote:
到底是人的問題呢?...(恕刪)

16-35的35端邊緣原本就比較差

但我投人的問題比較大一票

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