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dy wrote:
35za 2.8
現在開價399美金也賣不出去


這到是不一定,當初這顆真的是定價太高,
不然這種小體積的餅乾鏡搭配輕巧的無反會很有市場,
這幾顆G鏡現在開價 599 美元,
而35/2.8ZA現在平輸差不多1萬4,價格相差不多,
會賣不好主要是samyang也有一顆還只要9000左右
而這幾顆G鏡之後應該也會降價,不然說真的還是太貴。

FE 24mm、FE 40mm、FE 50mm這幾顆G鏡真的出的太晚,
不然當時Sony的無反可以先走輕巧路線,
而A環走專業大光圈的路線。

但顯然後來高層在看了市場反應後,
就決定把A環結束主攻E環,
所以才會看到後面發展的都是專攻畫質為主的大鏡頭,
現在回頭看,它們這決策也確實沒錯,
畢竟傳統相機再怎麼打也贏不了C、N兩家,
另闢蹊徑確實比較有搞頭

而現在專業鏡頭群發展得差不多了,
加上現在Vlog錄影市場很夯,
所以才回頭推出A7C跟適合錄影的輕巧G鏡,
只是先前都已經推出1.8光圈的平價鏡頭了,
現在要人家入手貴上一倍,光圈又比較小的鏡頭,
說真的難度會高很多,畢竟原先的35-50體積也不是說多巨大

不過24跟40這兩顆我還是蠻有興趣的就是了,
畢竟我不是光圈控
jim80051 wrote:
這到是不一定,當初這(恕刪)


老實說
這幾顆真的看降價空間
至少去到標價450,節日價380才有點意思

其實也不是說598開價不行
但暫時看畫質也不優秀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flody wrote:
老實說這幾顆真的看降(恕刪)

新鏡頭總要給它一些降價的空間,
Sony向來不是吃素的
不過現在CN兩家的無反崛起,開價已經合理不少,
不然當初35/2.8、55/1.8、2470/f4、1635/f4
這幾顆鏡頭的開價真的貴的離譜阿
flody wrote:
老實說這幾顆真的看降(恕刪)


說穿了你看重只是cp 值…畫質可以用減價去解決…
如果從來沒有推出這幾棵鏡頭,你根本連選擇的機會也沒有…
不多言了再說也是價格未到你心中的目標價而已…
byrianshih wrote:
反省一下口氣實在太衝(恕刪)


初看規格也覺得40G比50G好

但40G勝在銳利度
50G勝在散景喔

看過評測之後
個人比較喜歡50G了

但手上有FE35 1.8
就不出手買這批了@_@

另外24G 根據Gerald undone測試
其實算是22mm 的視角喔
算優點嗎?!

這三顆的對焦狂勝 湯姆龍 三陽
只有適馬堪比
所以這個定價 我可以接受
畢竟適馬的i系列可沒有防塵防滴 也沒有AFL鈕
cityusam01 wrote:
說穿了你看重只是cp(恕刪)


是因為畫質根本未到現在的價格
至於選擇
我都是35 1.8用家了,你說沒選擇?
更餅的也有Samyang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flody wrote:
是因為畫質根本未到現(恕刪)


F2.5只大F2.8 1/3級
F2.8 24mm~50mm定焦鏡畫質可以做到爛真的很難
所以哪家便宜選哪家就好
這年代ISO開高1/3級根本一塊蛋糕
而且~F2.8你要求散景就有點過分了


拍照~反正一隻24-70GM打三隻
Vlog 覺得太重Tamron 2870 Sigma 2870也有八成功力
Youtube上傳觀看我想影像壓縮的減損還比較大
這三隻的訂價個人覺得搞笑的定義居多
當然搞不好台索佛心也不一定
12980~直接斷了副廠的後路
就是宅 wrote:
F2.5只大F2.8(恕刪)


因為小,所以不要求畫質
我很認同
但這還要建立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

像我說的,不是畫質不是
而是對不起這價格

jim80051 wrote:
新鏡頭總要給它一些降(恕刪)


老實說,要看到底是甚麼頭
好的鏡頭收割一波還是很合理的

而且Sony的鏡頭降價空間最先會是美國節日/學生價格,原價高了短期內降價空間有限(當然也可能賣不好而官方降價)
很多鏡頭也只是二手降了而一手沒降,如2470f4
像24gm發佈時1400美金,現在街價是和學生價85折接近,也可以說價格其實很堅固(不計地方經銷商抬價,只算美元發佈價)
像135gm則時發佈1900後來升至2100(只是折扣後又會降回去)

但新鏡則是定價本身過高,單純折扣已經無法降回合理水平(當然高階價折扣也很誇張)
也可能是Sony考慮到想每支賺的額和高階鏡一樣,才這樣定價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同樣是小車,為什麼不買Yaris就好了,卻有人買mini cooper。

有些人買小鏡頭是預算不足,將就用,
也有些人買小鏡頭更希望質感好,不希望摸起來像個廉價玩具。

我是小鏡頭的愛好者,用LEICA M就是因為小巧精緻,而自己有兩隻samyang,35/2.8和18/2.8,是為了輕而小買的,拍起來算是滿意,但那種塑膠感帶出門真的一點感情都沒有,但同樣小光圈的sigma 45/2.8就很愛,會更想帶它出門。所以假如SAMYANG這幾隻畫質和體積不變,質感提升,外貌變美,對個人來說,就算再貴1/3我也能接受。

所以,這幾隻G鏡頭就是賣給喜歡小巧以外,希望能更精緻,操控性和畫質再好一些,而可以為此付出更多預算的使用者。

畢竟FE環開放鏡頭協議,已經有許多便宜大碗的副廠選擇,供重視CP值或預算有限的人選擇。而像RF接環,若CANON不親自下來做一隻便宜廉價鏡頭,就不知何時才會有副廠出了。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是好鏡
Sony用家應該對overprice最感冒,本身就是看性價比才買sony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