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F雖然可以即時顯示曝光程度,是優點也是缺點(當快門較高,就會黑成一片,看不到構圖)。ex. 室內非微光,使用閃燈拍攝,拉高快門至1/125(不要環境光),光圈iso依閃燈調整。還沒拍,相機畫面就黑成一片(肉眼看光線有點暗而已),根本無法構圖。此時會覺得有OVF真的好。有機會大家可以試試目前唯一的解法就是先放慢快門到1/5構圖,構完後再拉到1/125拍攝。
longra wrote:(題外話,在 M 模式,中間有個 MM 參數,會告訴你目前的狀況離理想值的關係,零應該是最好的吧!)(恕刪) 那個就是傳說中的測光表,原則上就是讓他歸零即是標準曝光,但是有LV、EVF之後.....就參考參考了~~~
Drowai wrote:那個就是傳說中的測光...(恕刪) 以我的使用歷史經驗來說,在Nex5 & A33 時候,我真的還會去參考那個曝光表數據,為什麼呢??因為,感覺這兩台的LCD 會騙人,眼睛即時(Live View)看到的很漂亮,拍出來在LCD 看也是很漂亮,但上了電腦看,卻總是感覺太亮。另A33 的EVF 又是更亮,所以直接參考眼睛看到的Live view 的話,拍出來總是不盡人意。因次在上述兩台機型中,我通常會先將整體調到Live view 看似滿意後,在特意加一檔或兩檔快門,讓曝光少些。通常當時的曝光表已經是-0.5~1.0 吧,不過這僅是個人喜好問題,並不絕對適用大家。但是當開始使用A77後,基本上我已經完全不看曝光表了,90% 全部直接參考EVF 的Live view,另外10%則是攝影角度應用上(可能別牌使用者已經趴著,躺著的那種狀況),則就使用LCD 的Live View了。但不論哪一種,我個人是很明顯感覺,看到/拍到與事後回家放到電腦上來看,準確度已經幾乎都一樣了...所以真的拍的更輕鬆,更隨性啦....
mjohns wrote:我還真的所有的鏡頭都...(恕刪) 都說亂槍打鳥跟用心拍了 這前提就不同拉我是說就同一個人同一個拍攝手法 哪台拍起來比較漂亮如果要比不同家鏡頭 那不就sony每顆都很貴 騰龍每顆forsony都不划算大大的圖很漂亮喔 不過跟大大口中吐槽的某大 我看到都是會點頭的badbughp wrote:EVF雖然可以即時顯...(恕刪) 如果都確定要用閃光了 開閃燈構圖她會自動增亮只差在沒辦法預知開閃燈拍的結果是如何(因為是全畫面增亮 但是閃燈不會全畫面都亮)
yaynyics wrote:都說亂槍打鳥跟用心拍...(恕刪) 其實我覺得你不用執著在同一個人拿兩種器材拍得好壞常理說來不見得隨時兩種相機都會帶在身邊各有各的方便性跟好處即便是一起出動 一個人在正常狀況下不會特別用兩台相機在"同一時間"對著"同一個構圖"拍攝除非是要測試之類的...普通操作之下輪流拍 換著拍 都是不同的時間點和構圖處理得當 縮圖之下DC和單眼或許還能拍到不分軒輊我只想告訴樓主安全快門的觀念遠遠有用於防手震功能一般拍攝主題 對焦馬達的有無 事實上也是蠻雞肋的如果單純只是想要提升拍照成功機率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mjohns wrote:我只想告訴樓主安全快門的觀念遠遠有用於防手震功能一般拍攝主題 對焦馬達的有無 事實上也是蠻雞肋的 您說的是沒錯,安全快門的觀念遠遠有用於防手震功能但我所提的是對於一個新手而言,或許光圈,快門,ISO都不甚清楚對於什麼是"安全快門"或是"一些拍照的觀念"更是沒有許多人買相機應該都只看規格,然後就入手了但往往一般的規格書或許沒提到這兩樣功能是否存在
我認為mjohns大大說的很棒,也很符合事實,就好像一個人拿著一台高檔的單眼,卻永遠都在用AUTO在拍照,雖然永遠都能拍的到,但是照片卻永遠少了什麼東西一樣,永遠也不知道,有開防手震跟沒開防手震的差別,永遠只會自動對焦而不會手動對焦,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是安全快門,永遠不知道光圈大小的差異,永遠不知道如何取景拍出自己的特色,永遠都在說自己是新手~所以我並不太認同liu7大大說的話,我覺得不管是新手或是老手,心態應該都是一樣的,不管拿的是小DC或是單眼,應該都有一顆學習的心態,應該懂得學習把手中的相機,發揮其最大~我覺得又有哪一位老手,從他買第一台單眼時,他又知道什麼是安全快門嗎?又有哪一位還不是從新手開始的~
stan6199 wrote:您說的是沒錯,安全快...(恕刪) 你說的也是不錯不過 我只是想要說"買一台什麼功能都有的相機,學到的,不見得比功能東缺西少的相機還要多"當然這建立在買相機的初衷前面有網友提過就不加以贅述情況一:我只是想要要隨便拍拍紀錄 攝影什麼的我不想懂那請無視我全部所說的言論吧情況二:好不容易買了一台不錯的相機 要盡力拍出好照片那麼攝影入門觀念和常識遲早要學的了解規格自然是購入相機的基本但性能之後 還是得需要人為操作學習攝影中不乏很多經驗法則但是曝光和構圖也常是無法公式化或加以量化的...所以針對主題論述"初次入手"建議選擇"功能強"的機身(尤其是還特別強調兩個普通的性能)我是有不同見解的一樣不到兩萬的預算如果去買前一兩代的二手相機不但省錢 也能用差價的預算多買幾顆平價鏡頭機身功能也許沒那麼強但是使用者可以想辦法去克服設備先天不足學習用技術來彌補這種學習攝影的成就感是另一條路難以體會的人們可以選擇走比較好走的路也可以體會比較麻煩的路如果是問我入門購機的朋友我基本上一定也會跟他們講這些小小心得和樓主分享最後也謝謝winktynk兄了解我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