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鏡頭別再擠牙膏, 把新鏡換上來比較實在不然N社的新鏡 效果可是很強的不然, 等2019 N牌的新鏡群上來, C牌的也回過神來就算現在鏡頭設計小幅領先的優勢 也會全消失增大卡口,有點不切實際,把法蘭距縮更短, 反而比較實在
從前有一個叫卡美拉的大城市有三個主要的飛機場L機場跑道最長有4000公尺是唯一可以起降A380的機場但機場稅超貴很少人去(A380是世界最大的客機,需要3800公尺的跑道起降)C機場有3000公尺不能起降A380但可以起降747-400是目前最繁忙的機場(747是前一代最大的飛機,各型號中最大的747-400型需要2650公尺的跑道起降)N機場歷史比C機場久也離市區最近但跑道只有2500mm長,沒辦法起降超大型的747-400和A380被認為是經營績效不如C機場的重要原因這幾年因為卡美拉市人口增加有一家S公司在市郊離新社區較近的地方又蓋了一個機場S機場以科技化的嶄新外觀和管理吸引年輕旅客使用和航空公司起降機場跑道更長達6000mm足以起降兩倍747-400重量的飛機N機場因為S機場生意興隆感到威脅便規劃在另一塊新地點蓋一個新的機場新機場同樣是以嶄新科技及符合人體工學的硬體設施為號召重點是新機場花費巨資蓋了長達8000mm的跑道希望未來能讓重量能達A380兩倍的飛機起降請問面對新N機場的威脅S機場應該把6000mm跑道延長成8000mm嗎?(而目前最大的飛機A380僅需3800mm的跑道)
建議看看sony RX1,現在市場的第二代也已經好多年它是全幅的相機,真的很小台(我有第一代的2012年上市)想像一下,sony 若推出一個中片幅相機,應該不會比nikon Z系列大的影響中片幅上市的關鍵技術,包括製程,CPU計算速度,耗電,記憶體等,與pentax的67時代,已經大大的不同中片幅也可以不大的,只是市場銷售時機是否到了,畢竟擠牙膏是廠商的習慣只要時機夠好!我覺得2011年以來,東京奧運會是一個很漂亮的時機至少日本當地的支持者,會有一定的銷售量來支持這樣新時代的產品,會是一個安全的時機
sony8228 wrote:建議看看sony R...(恕刪) 好樂觀,只是好像只把畫質的答案往一個方向推而已,本來以為你說得那麼肯定搞不好有點影,結果只是你一廂情願而已RX1小一部分是因為不可換鏡,而且如果那麼好,怎麼沒幾下就絶後了?
提出RX1這樣的小的全幅機因為1.這樣的黑科技的新產品不會便宜賣,想玩的,不見得買得起,買得起的,不見得想玩,第二代目前台灣市價約13萬,當然,若談到價格與市場的平衡性,買apple iphone X 肯定便宜又大碗2.也因為sony會出現類似RX1這樣小的全幅機,所以我認為中幅機這樣的新世代產品,在一些關鍵技術漸漸克服後,SONY就會很快推出的,只要市場的浪頭出現,只是它不會去推出哪種很大,很重的! compact的機種,一直是sony的精神所在!!jiasai wrote:好樂觀,只是好像只...(恕刪)
手機確實是主流,我是希望Sony專心投入手機AI演算法,還有開發手機外接式鏡頭,不過Sony可能就此葬身機海之中,只能維持Cmos供應商的角色,畢竟單純把手機的照相機弄到Top,也不能保證銷售長紅。現階段120、135畫質,差不多就是那樣了,再上去也有限,只剩價錢比拼、玩味道、玩個性、外觀手感操作,還有暫時無法取代的各式專業領域SOP,但手機彷彿還沒看見極限,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tony46 wrote:z環這幾支鏡頭都比e環重,究竟能吸走多少以輕便取向的相機使用者...(恕刪) 吸不走 只會吸重視畫質的玩家 無反輕便化只是附加的 你看手把大小就知道了而且相對F環也沒重多少 重量帶的出門 而畫質高 而且高畫質鏡頭本來就沒輕過 看看那菜司55.4